跨国外贸论坛 注册会员 | 登录论坛 | 改信息 | 改签名 | 改头衔 | 改头像 |
  
    
  按国家查看免费买家>>
 美国 印度 英国 巴基斯坦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伊朗 土耳其 孟加拉 阿联酋 埃及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马来西亚 尼日利亚 南非
  
  按行业查看免费国际买家>>
 农业 服装服饰 汽摩/配件 商业服务 化工 电脑/数码 建材/家具 电子/电气 能源 环境
 食品饮料 礼品工艺品 医药/化妆品 家电/灯具 家庭用品 工业用品/机械 五金/矿产 办公用品
 包装与造纸 印刷出版 安全防护 运动娱乐 通信/手机 纺织皮革 玩具 交通/设施
  【返回跨国外贸论坛首页】 收藏本论坛 热门专题 热门帖子
  .
外贸英语 -> 请英语翻译高手给些宝贵意见!  
共有33页回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33 下一页   
 
热点消息 版主:
admin 
现在就加入跨国采购网会员? 
跨国外贸论坛即日起暂停发帖回帖功能,推广请前往跨国采购网[外贸服务版]
免费国外买家,注册就可浏览。
免费外贸推广,还在付年费吗?——[ 速样通 ]
注册就送5个买家,回复率超高 -> 点击进入 免费注册
推广企业产品、查看国外买家 — 请加入[ 跨国采购网 ]
在您前面已有 1090387 位会员加入 免费注册
    您是本帖的第 88893 个阅读者  

作 家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51楼 BruceHuang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45
回帖数:2567
发帖时间 - 2007/2/23 12:22:28  
以下是引用silverway在2007-2-9 20:22:51的发言:
兄弟,外贸上面你比我强,我没有什么可教你的。到是我得向你请教。由于外贸知识不强,有些信用证我都不敢接。还有DA、DP的我就更不敢接了,要是敢的话,面肯定宽一些,多一些定单。信用证审单方面我要向你多学习了。
I am lovin' it没什么错。ing可以在非正式场合下缩写为in'。还有诸如什么 ain't的用法,都是所谓“黑人”英语,是不正规的用法。 好美国南部用的比较多一些。不过我也没有考证过,以前经常在美国西部片中看到这样的用法,北方人好象很少这么说。这个是我瞎说的,只是根据我看DVD得来的经验:)。有些东西你要自己去考证的

本人打赢了论坛纷争,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承诺不会再陷入论坛纷争,精力将集中于业务.当然在论坛上与别人进行一些业务研讨的同时(我主要上"外贸问答"栏目),在论坛研讨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兄弟你在通用英语方面很强,不过恕我直言:从你一开始的话中看得出,你比较锋芒毕露了些,也就是比较狂了一点.一楼的中文原文,本来就九不搭八,语无伦次,所以过渡到英文自然难以百分百地对接,且先撇开译者翻译水平之高低再说.论坛中确实在各方面都有能人.记得上面glorrria的发言我也看到了(不知为何已让屏蔽?),该会员说,论坛上说不定冒出一两个在科技和医药方面的英语专才.本人也认同,是的!那些什么冥王星/任督二脉/红血球白细胞/转胺酶降低/幽门螺杆菌显示为阳性/两对半之乙肝表面抗原呈阴性/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胆固醇为正常值之类英语才让人煞费心思.如果兄弟你对D/A,D/P都不敢接,那说明你在外贸英语亦即国际贸易英语方面还只是站在起跑***,仅仅乃初入江湖,只不过你身体素质好,爆发力强,将会比别人跑得快些而已! 像(注意:不用"象"!两字也不同的!从你上面***帖起之行文,单就三言两语我即可看得出,中文方面兄弟你就更不必浪费精力跟我较真了----我敢说出这话,是会也能负责的!)----像PB,BCL,POP,A/O,A/S,AVE,B/D,C/M,D/D,D/O,EEE,ETS,HX,I/O,IVF,O/A,PYT,SB,S/D,TMW,UOS,V,W/I,W/O,W/T,OM, FCO, A4, B4, C4, D4…真的可让你犯难如云里雾里,ICPO,POF,WWD,OAP 和 NCNDA 之类操作更还是难度增大!我们原来公司有个英语专业八级的,别人让她翻译一段外贸合同条款之类,我看后,那才真的是牛头不对马嘴!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此之谓术业有专攻吧!
至于兄弟你说麦当劳英广告词没什么错,本人不敢苟同.且让我细细道来 : -

i'm lovin' it! (麦当劳广告词:我就喜欢!)

1. 任何一个英语句子开头的英文字母,必须大写!包括英文姓名,如 David Lee, 不用 david lee(因某种因素之网络域名及/或会员代号勉强除外). 与此同时,名词 i 不管出现在句子任何地方,也不管是在开头或中间,只要是单独地表达成一个字"我"(主格),则百分之一千地***是大写----I(举例: 在电脑 Word 文档中,在进行英文打字时, i 也自动地调整为 I,不信你试试?除非该电脑不支持自动校对功能).对此,你可以笑我墨守成规,那么,我就只能说我国一直以来的英语教科书编写有误了.这些语法,就像我们80年代末的高考时,一个"look forward to"后可接名词或动名词一样,不知翻来覆去地考了多少遍!所以光从一个 i 的误用误导来说,这句广告词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语法之谬误!然否?或许有人说,别人简单随意呗!我觉得这是其个人的问题,但不能因其个人之随意而亵渎了语法之庄严!不管其是洋人还是汉人.有道是: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否则乱了套,那么将 "What is your name?" 说成 "your name is what?" 又有谁能左右?呵呵!别人偏要这么说,你怎么着?反正大家都明白其意思就行!但这可以么?

2. 再如 I just love it! 或 I love it! 译为中文,就是:我就爱(它)!我爱它!我爱!而不是:我就喜欢。但如果让译:我就喜欢,则肯定译为电影电视中屡见不鲜的台词:I like it! 或 I just like it! 不否定 love 作动词时也有“喜欢”之意,但侧重的或者说用得多的还是“爱、喜爱、热爱或爱戴”等。love 可包含 like,反之则不然; 同时,两词之语气强烈程度也有不同。我是从来不用"金山快译"和"快译通"之类词典的.i'm lovin' it!(麦当劳之烂摊子广告词,牵强附会地译为"我就喜欢!")----这个"就"字如何体现出来的?再抹掉中文让人翻译,估计大家多半译成:我正爱它!----呵呵!好笑!

3. 记得情态动词应该没有进行时态吧(请兄弟补正)!我认为,不会说:I'm loving it! I'm liking it!及/或 I'm hating it!等等.

4. 若要简写,loving 没必要简写为 lovin',因为都是一个英文字符,何简便之有?除非用在歌词,因为我看到过,此词出现在歌词之中才作如是简写;同时,除非对于很长或较长的单词才作简写,例如:Int'l , B4, Ltd, Co, C2, Bz 或Biz 等. 你说:ing可以在非正式场合下缩写为in',我不否定,但是请问:麦当劳在***乃至全球铺天盖地漫山遍野地使用了其广告词in',亦即---- i'm lovin' it! 这算是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呢?我们有没必要为错词护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看到过不少外商的英语就经常地用错,中国人的英语并不很差(特别是口语)!至少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相去优势甚远!看得出通过DVD或Pearl/9:30,你看过不少西片,甚至你还为验证西部Cow boy而游历过阿拉斯加等地,而且对杰克.伦敦笔下的比尔角色,还颇有玩味!呵呵!

我嘛!对于你提起的原著英文文章,比如小说之类就不再怎么读了,只是慢慢地加大或严格地说是恢复对《Shenzhen Daily》的阅读量,而且侧重对新闻和经济/市场/Business那几版的阅读!盖因对自己工作也裨益良多吧!以前是每天必读约两三个小时的.当然,不忘对小弗郎士(也当原著吧!)那篇小说继续体味,那写真太好了!
关于以上麦当劳广告词,不排除有的人会说,楼主也瞎操心,这么大的洋快餐连锁店,会有错么?何况还是源自美国的呢!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能不说是将错就错,是一种误解,可谓三人成虎也!再作个类比,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我们***堂堂一个部级机构的英文翻译也存在特大错误;无独有偶,我国第5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之英文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两个 Communications 理应为 Transportations. 上面的误用,译为中文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沟通部"和"沟通银行"了.好笑吧?此误用还始于清朝呢!对此,你不必跟我争,自己先仔细想一想,先体会下中文的"交通"与"运输"之含义!然后问一问英语学院或英语***的***!All right?愿闻其详!洗耳恭听!新春愉快!大家都过好这个肥猪年----在业务营利上!

本帖子2007-02-24 10:30:55由BruceHuang进行编辑!!

------------------
...


52楼 jackwind311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9
回帖数:61
发帖时间 - 2007/2/26 19:12:31  
跨国采购网常有来过(我公司是从事翻译行业的,故常上来看看有无朋友需要翻译方面的服务),但今天是***次发现这个论坛,刚看到大家的讨论,个人觉得,在这里的朋友个个都不错,拿出来的问题共同探讨,无所谓水平高低,各自给出自己的高见,纵有水平高低之分,也不能拿此说话,毕竟,知识渊博,学海无涯啊。

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仔细勘对楼主的译文,有时间一定常来。不过我可以为楼主为大家解一个“词”的翻译,“额度”——在银行信贷中,这个词的英文为“line”,比如:信贷额度(line of credit)。

本帖子2007-02-26 19:17:32由jackwind311进行编辑!!

------------------
...


53楼 jackwind311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9
回帖数:61
发帖时间 - 2007/2/26 19:49:55  
这篇帖子时间很长了哦,现在大家还在讨论,可见大家的求真求是精神。

楼主,刚扫了一遍你***初的译文,感觉如下:
1。有些词需要进一步考究;
2。对原文的理解需要加深,英文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没有剥皮桔子,只看到了外面的皮,没见到里面的果肉;
3。句子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
4。楼主喜欢把(强调整个句子的)副词放在句子中间,比如firstly,again,其实这不符合老外的阅读习惯,不顺畅,应该置于句末;
5。“每层可有多个客户多个产品”,这句话有朋友提出来“可”字是“可能性”的意思,且楼主亦同意此朋友之观点,可能是楼主被这样的问题受绊而过于思考这个“可”字,实际上,它就是“可以”的意思,并非“可能”,此意相差甚大。

总体建议:这篇小段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文体上,要译好、译准、译贴切,***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对楼主有一个总的建议:楼主应该放松一下,放宽视野,把思考面放大,从整体上去把握段、句、词的翻译。

下午看了一些帖子,发现很多地方留了楼主的踪迹,说明楼主应该是一个乐于助人、才学渊博,尤其是中文功底深厚的朋友。其实呢,楼主也没有必要过于去计较别人对你评论的每个词、每个字(不过呢,有几个朋友的话确实重了点,这是不该),我们都需要开心快乐的生活,没必要为那些烦恼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做自己的事情,让别人去说吧。理在,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本帖子2007-02-26 19:53:10由jackwind311进行编辑!!

------------------
...


54楼 BruceHuang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45
回帖数:2567
发帖时间 - 2007/2/27 13:20:44  
以下是引用jackwind311在2007-2-26 19:49:55的发言:
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仔细勘对楼主的译文,有时间一定常来。不过我可以为楼主为大家解一个“词”的翻译,“额度”——在银行信贷中,这个词的英文为“line”,比如:信贷额度(line of credit)

欢迎这位兄弟参与讨论!原帖里我的中英文翻译发出后,我都也没再怎么看过,再改一遍的话,确实有不少地方要改.不过再说一遍原文的中文实在乃小学语文水平.同时,本帖中有些会员所说的话比较偏激,其个人倾向比较明显!我觉得就事论事不错,但请勿搞人身攻击!我不想再与个别会员又起风波,然而若真要搞起来,我们广东话说:"食得咸鱼抵得渴”,我则是又会笑看风云的,呵呵!此之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此外,偶与楼上这位专职翻译的兄弟同在深圳,但不是同一行业----翻译,或者说是我的翻译工作只服从于我本身的国际业务职业.既然你是专搞翻译的,看有什么好东西咱们分享一下?

也想听听楼上这位兄弟对麦当劳这句广告词的高见,我非常不喜这句英文的用法和翻译.

至于你提到的"Line of Credit”作为"信贷额度”之翻译,恕我个人不能认同.你是否让Line与Loan稍有一点点疑似的读音影响而拚错了?我面对并使用Credit这词比不少人都多得多,原文"额度”这词,我拿捏了很久,真有点仿效"僧推月下门"之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啊.尽管我"***时间"就想到了Credit等,但我都一一地跳过并推翻了,想起以前我碰到过进出口许可证配额,纺织品配额和信贷额度等,我***后选用quota(或许跟我个人从事进出口业务活动有关,无此业务实践或实践较浅者可能不会引起共鸣),这词可指数量和金额,有点类似于我国六七十年代的粮票,呵呵!再说”Line of Credit”显得过长,没达到翻译之简洁要求.如果涉及信贷或贷(款),则要用 Loan.若将你"line of credit"生成中文,则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译成"信用证类别"了,你以为然否? 此外,我以前常看英文报的 Markets, Business 和 Industries 版面.再看看昨天英文《深圳日报》,以下忽然出现对"quota(s)"一词的使用,也有一定说服力吧?下文出自《Shenzhen Daily》之(SD-Agencies),也是关于银行业务但并非某一位作者自己的文章.

www(dot)sznews(dot)com中之
http:// *域名隐藏* (dot)com/szdaily/20070226/ *域名隐藏*
《Shenzhen Daily》

Banks granted QDII quotas of US$13.4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02月26日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granted 15 banks overseas investment quotas totaling US$13.4 billion last year, Xinhua said Friday.
Xinhua reported the 15 banks, all with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QDII) status, included major domestic commercial and foreign-funded banks, such as Citibank and the Bank of East Asia.
They were approved last year to transform their branches into locally incorporated banks registered on the mainland.
Meanwhile, 15 insurance companies were granted overseas investment quotas of US$5.17 billion and one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was given a quota of US$500 million, Xinhua said.
The government started the QDII program in July 2006, allowing QDIIs to raise yuan funds from domestic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nd convert them into foreign currency for overseas investment.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eased control on foreign exchange purchases by individuals. It put an annual quota on foreign exchange purchases by individuals in May 2006, rather than limiting the size of each purchase.
The annual quota for individuals was raised from US$20,000 to US$50,000 Feb. 1 this year. 
(SD-Agencies)

本帖子2007-02-27 19:38:51由BruceHuang进行编辑!!

------------------
...


55楼 BruceHuang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45
回帖数:2567
发帖时间 - 2007/2/27 17:18:27  
译文:《与额度控制和担保管理系统的额度接口》

鉴于一些会员对以上主中心词的翻译存在岐义,为免众口铄金,本着求真精神,我刚才专门地与《Shenzhen Daily》的英语***通了电话,就是为了求证该报以上所用"quota"之意.果不其然,与本人昨天读报的阅读理解毫无二致.这位英语******说,它就是关于外汇方面的"配额"、"限额"或"额度"之意!这相对本人近一年前所作取舍而捻断的那根"须"而言,也颇为地如出一辙、不谋而合了吧?

本帖子2007-02-27 19:32:02由BruceHuang进行编辑!!

------------------
...


56楼 jackwind311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9
回帖数:61
发帖时间 - 2007/2/28 17:31:41  
Bruce:很高兴看到你的续贴,就“配额”一词的翻译我想说两句,你说到Shenzhen Daily的英语******,其实如果你熟悉翻译行业的话,应该知道中国真正的语言翻译******或者说泰斗是哪部分人或者说哪几个人,其他的所谓的***,也都是冠之,你说呢,你常看Shenzhen Daily,你是否从经过这些“******”之手的Shenzhen Daily中发现翻译问题呢,如果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对吧!

你说的没错,line咋一看去,怎么都跟配额扯上关系,但行有行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line是否是银行业/金融业所用的“配额”,你可以致电银行,有的银行是可以提供解释的,或者,你可以到深圳书城查看金融方面的专业大词典,再或者,你也可以查看专业版/原版的朗文大词典,都可以得到解释,这才是***!

至于仁兄你所说的“麦当劳”的翻译,我的意见很简单,人家要用一个什么英文词来做名称,我们是管不着的,即使它是错的,只要正式应用成为了名称,那它也就是对的,很简单的例子:一个科技型公司在它英文名称中使用了Technologys,这种情况下,只能从单词拼写的角度上去说它是错的,但英国人、美国人是不会认为它是错的,因为这是名称,名称是人家取的,我总不能在给他银行转帐的时候把Technologys写成Technologies吧,这样的话,你的钱要么打水瓢了,要么就永远都转不出去,你说是吧!

其实,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英文名称,大部分来说,它们的拼写、组合都是有一定根据、有一定文化内蕴的,就如麦当劳的英文,或许我们还不清楚它取名的来源呢,它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呢,你说是吧,所以名称的翻译在确定了之后,就无所谓对错了。

当然,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
...


57楼 BruceHuang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45
回帖数:2567
发帖时间 - 2007/2/28 20:21:32  
以下是引用jackwind311在2007-2-28 17:31:41的发言:
Bruce:很高兴看到你的续贴,就“配额”一词的翻译我想说两句,你说到Shenzhen Daily的英语******,其实如果你熟悉翻译行业的话,应该知道中国真正的语言翻译******或者说泰斗是哪部分人或者说哪几个人,其他的所谓的***,也都是冠之,你说呢,你常看Shenzhen Daily,你是否从经过这些“******”之手的Shenzhen Daily中发现翻译问题呢,如果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对吧! 
你说的没错,line咋一看去,怎么都跟配额扯上关系,但行有行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line是否是银行业/金融业所用的“配额”,你可以致电银行,有的银行是可以提供解释的,或者,你可以到深圳书城查看金融方面的专业大词典,再或者,你也可以查看专业版/原版的朗文大词典,都可以得到解释,这才是***!
至于仁兄你所说的“麦当劳”的翻译,我的意见很简单,人家要用一个什么英文词来做名称,我们是管不着的,即使它是错的,只要正式应用成为了名称,那它也就是对的,很简单的例子:一个科技型公司在它英文名称中使用了Technologys,这种情况下,只能从单词拼写的角度上去说它是错的,但英国人、美国人是不会认为它是错的,因为这是名称,名称是人家取的,我总不能在给他银行转帐的时候把Technologys写成Technologies吧,这样的话,你的钱要么打水瓢了,要么就永远都转不出去,你说是吧!
其实,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英文名称,大部分来说,它们的拼写、组合都是有一定根据、有一定文化内蕴的,就如麦当劳的英文,或许我们还不清楚它取名的来源呢,它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呢,你说是吧,所以名称的翻译在确定了之后,就无所谓对错了。
当然,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Why not? U too!
感觉Jack你是一位很认真求实也是就事论事的人,表现出的也是一种心平气和故而众皆可以接受之的讨论态度.
我国翻译泰斗是谁?巴金?傅雷?郑振铎?不得而知,不必寻求,但本帖这些翻译还不必也不能上升到让翻译泰斗出手的地步.《Shenzhen Daily》作为与《China Daily》并驱齐驾的国内两大***英文报刊(《广州日报》之英文报似乎还不怎成气候,少买少读),《Shenzhen Daily》不见得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亦即《Shenzhen Daily》也难免有纰漏之处,比如昨天本人向其讨教的同时,也又一次指出"For factories、offices、your lovely home and …"这一句子中"、"之用得不对,因为英语里无此标点符号,皆用","来代替.不过广告里之误用有时是他们在所难免和"明知故犯",因为广告早已制成菲林,而且别人也付了广告费,编辑改动存在难度.Anyway,尽管该报偶有小误,本人却相当信奉《Shenzhen Daily》,该报有外籍校对.曾经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是天天读完此报,词典在旁侍候,我谋求提升理解并扩大词汇量.

我不用牛津和朗文,我多用上海泽文出版社《新英汉词典》,此书由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复旦外语系众***所编写,具一定***吧.我个人常查此词典的,"Line"是否作"额度"之用甚至是***金融专业性的一枝独秀的解释? 但作为"额度"翻译之"quota",应也是无可厚非.因为这样的中文或许有多个英文同义或近义词可用,比如"客户”可用"customer”或"client”,但不能因为有人用了"client”,就否定了他人所用的"customer”之不对.我觉得,除特殊原因,语言使用也应尽量大众化,举个例子:在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扉页引用了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诗"蒙蒙晓雾初开,皓皓旭日方升”,这似乎是傅雷的译作,若译成"蒙蒙晓雾甫开,……”,估计读懂这个"甫”字者,为数不多,但"甫"与"初"和"刚"字相通.那么明明地"quota”就是"额度”之意,则何必舍近求远而用上"Line”呢?不见得语言偏僻晦涩乃语言之***境界(特殊调侃或其它某种用途等除外)."quota”不是我自行说出来的,而是来自本人的报关实务及与外商的洽谈,那时在”广交会”,谈着谈着,对方问:"Do you have export quota?”.如是日久,便在偶大脑中生成了”额度”之意.可以不客气地说,不少会员望文生义,一看到”额度”,就用上”Credit”,这真是相当初级!至于Jack你将”Credit”译作”信贷”之类,愚依然认为稍稍有不妥,以前我常听到外籍银行行长说:"Loan”,这个才是***适宜使用的"贷”.总结地说,"Line of Credit"不排除会译作"信贷额度",反之亦然,但不能否定"quota"作为"额度"***起码也是其中之一的翻译!甚至是***适用于银行和外贸方面的翻译(或者就当一个中文有几种英语译法吧)!而从另一方面来说,"the Quota Control"若换成"the Line Control"的话,会将后面的英文译成"额度控制"者当如凤毛麟角.当然,近一年中你是首位将"额度"用"Line"来翻译的,从某个角度来说你的翻译能力或许不同凡响(是我真心话),而且你态度温和,不咄咄逼人!偶为之击掌!

至于你所举例公司名称错误之下的汇款,偶不否认,但这另当别论只是个案,事实上若遇这情况,我们不仅要将错就错,甚至还得尊重/将就并呵护这种已然盖棺论定的错误!因为银行汇款的三项内容必须无条件地满足,否则只有退款.这有时候引申到信用证制单实务上也概莫能外,L/C偶尔会将其中颇显共性的语误漠视甚至默认!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在中英互译上出错的幌子,或是引以为豪作为支持甚至是以讹传讹之坚强理由!

顺便再提一下"的地得”三个***常用的汉字,现在90%的网民分不清也用不好"的地得”,偏偏还以"相通"等为由来支持此错误.“的”后跟名词,"地"后接动词,"得"后用形容词.这是汉语语法众所周知的真理!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我作别西天的云彩",难道要写成"我作别西天云彩”?这样相通,行么?艾青《我爱这土地》中脍炙人口之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深沉”,难道要写成"爱深沉"或"爱深沉"吗?邓丽君"你笑得甜蜜蜜”,要唱成"你笑地甜蜜蜜”?"懂得"与"懂的"相通否??? 杰克.伦敦摄人心魄荡气回肠之小说名作《野性的呼唤》要改成《野性呼唤》? 港台歌影视娱乐文化误导,“的地得”之使用引起混乱,反而要汉语语法来庇护这种歪风,包括当事人极不在行之中文打字/选字方法,此诚不足以取也!引申在英语上也会出错,如"The same invoice" 和"The same invoiced"中,"same" ***就是两个词性,前者为"同样的”,后者为"同样地”."的地得"这一点,也莫衷一是,但大家不要跟我争,自己先多看看报纸去!让报纸告诉你***!

Jack对麦当劳广告词之维护,偶仍然不认同,这让我觉得你是受了麦当劳之跨国模型影响,所以认为其***不会有错,还玄乎地称赞其来源可能源远流长!什么来源?不就是信口开河吗?不管怎样,偶且问你:句子开头字母难道是小写吗?这是一个***简单的语法.不见得机构大就错不了,上面我提到的”交通部”和”交通银行”的英语,***也是一个超级错误.你说:“即使它(麦当劳广告词)是错的,只要正式应用成为了名称,那它也就是对的”.个人对你这观点深度地更不认同!这显然是三人成虎了!以前,深圳”世界之窗”的英文是”Widow of the World”----呵呵,呵呆了!----“世界寡妇”?或干脆搞笑地曲解为"寡妇世界"?同时,深圳华强北圣地”女人世界”的英文是"Womans World”!以后你路过此处,现在其网站广告之错仍赫然入目 : www(dot)womans(dot)com(dot)cn ----"women"改不了.由是观之,我们不能只受外界的影响,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敢于Say No!所以偶始终认为:"i'm lovin' it!"即便出自布什同志之手,也***有错,经不起推敲!要不,就是我们以前的语法白学了!语法,就像行人道的斑马线,仿如火车之双轨道,甚至是飞机之导航雷达网!记得也是在”广交会”上,一位对语法粗心大意的外贸业务员问一位作别的外商:"Tomorrow will come?”,当时旁人哄堂大笑!我承认不少口语让对方明白意思就行,但设若总是让语法来迁就大家的不良习惯的话,那语法是不是要改写了?英语疑问句,动词就不必放在开头了?如同英文句子开头字母不必小写一样,现在进行时是不是不必加ing了?

"i'm lovin' it!"----中英互译及语法谬误,整一个当代版之指鹿为马!我曾为一公司招聘翻译时,出过此题来考应聘者(当然,不见得主考官就比应聘者强,但至少懂得甄别优劣呗!呵呵!)当时众说纷纭,也有不少与本人观点持同者,其中不乏海归人士!
概括地说,我们不要做《皇帝的新装》里的大多数,不要让华丽而虚无的外表扰乱了我们的视线!我们要做安徒生笔下的那两个视力可能达到2.0的小孩!
Do you think so?

本帖子2007-02-28 22:09:33由BruceHuang进行编辑!!

------------------
...


58楼 BruceHuang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45
回帖数:2567
发帖时间 - 2007/3/1 9:12:14  
恕我直言,看得出"名人效应”和"***效应”于Jack兄台你以及其他一些会员之影响甚巨!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似乎是《我的名字叫红》的作者,土耳其的奥尔罕.帕幕克?)前期的小说匿名寄往一些文学期刊,结果无一期刊予以刊用,而在此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前期的所有作品不论优劣,均络阳纸贵!早段时间国内新闻对***所有红酒(葡萄酒)曝光,结果是基本上所有的红酒皆为香精/糖水加色素!何葡萄之有?不灌入孔雀石绿和苏丹红已算万幸!如果兄台你依然认为麦当劳广告词没错,那我书写一句话, "i'm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或 "i come from the South".你肯定会说这家伙连***基本的小学英语语法都没搞懂!然否?是的!同样地,如果我说 "I like it!" 或 "I just like it!" 你认为其***合适的中文翻译又是什么?不就是"我喜欢!”或"我就喜欢!”吗?这些都是吹糠见米之易事.

------------------
...


59楼 jackwind311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9
回帖数:61
发帖时间 - 2007/3/2 13:15:01  
Bruce兄台:估计再辨下去,也辨不出个结果,因为兄台是一位非常非常认真、非常非常严谨的朋友,有点近乎“吹毛求疵,字字计较(这非贬义)”,如果兄台你从事文字校刊或者文字整理之工作,那完全可以胜任。

基于上面所有的讨论,总结一句:我们都讲究辩证法,凡是分两个方面来说,文字的使用上也是如此,这在于这个字/词/句是针对哪部分人,如果是针对文字要求严谨的人或文章:比如***文告、中央台新闻联播播音、翻译行业,那么“的地得”三字的使用***不能有半点马虎,但若是一般性的书信,取得大家一乐的小帖子,那么就没必要这么较真了。

Credit:我从来没说过它就是“信贷”之意,我说Line of credit是“信贷配额”,当然这不能代表我就说其中的“credit”它就是“信贷”的意思,都是懂语言翻译的人,这个为什么你应该很明白吧。

没错,quota也有配额之意,我不否认(我们***文化博大精深,在造字上面也是一样,配额真的只有一个含义吗,实际上它是一个歧义词,具有两层含义,虽然中文都是配额,但使用的地方不同,英文当然也要不同),不过在使用上,我也不多说,就举个例吧:我给你个单词“China”,你能就说它是“中国”的意思吗?否也!

总而论之:Bruce所说的确实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促使大家、尤其是我们翻译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在用字/词上面需更加小心、谨慎,这是好的!

------------------
...


60楼 BruceHuang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45
回帖数:2567
发帖时间 - 2007/3/2 19:51:30  
以下是引用jackwind311在2007-3-2 13:15:01的发言:
Bruce兄台:估计再辨下去,也辨不出个结果,因为兄台是一位非常非常认真、非常非常严谨的朋友,有点近乎“吹毛求疵,字字计较(这非贬义)”,如果兄台你从事文字校刊或者文字整理之工作,那完全可以胜任。
基于上面所有的讨论,总结一句:我们都讲究辩证法,凡是分两个方面来说,文字的使用上也是如此,这在于这个字/词/句是针对哪部分人,如果是针对文字要求严谨的人或文章:比如***文告、中央台新闻联播播音、翻译行业,那么“的地得”三字的使用***不能有半点马虎,但若是一般性的书信,取得大家一乐的小帖子,那么就没必要这么较真了。
Credit:我从来没说过它就是“信贷”之意,我说Line of credit是“信贷配额”,当然这不能代表我就说其中的“credit”它就是“信贷”的意思,都是懂语言翻译的人,这个为什么你应该很明白吧。
没错,quota也有配额之意,我不否认(我们***文化博大精深,在造字上面也是一样,配额真的只有一个含义吗,实际上它是一个歧义词,具有两层含义,虽然中文都是配额,但使用的地方不同,英文当然也要不同),不过在使用上,我也不多说,就举个例吧:我给你个单词“China”,你能就说它是“中国”的意思吗?否也!
总而论之:Bruce所说的确实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促使大家、尤其是我们翻译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在用字/词上面需更加小心、谨慎,这是好的!

个人相当推崇Jack你这种讨论态度!是的!只要不作人身攻击,这样的辩论值得大力倡导,完全可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而且越辩越明.回你上面,我在业务中也从事文字工作,包括英文函电/合同/信用证的处理,有时逢着20页的英文合同啊,四五行英文都不断句!My God!至于信用证嘛,连一个标点符号和一个空隔很多时候都要注意.而事实上个人以前倒是煞费苦心搞文学创作的,曾对列夫.托尔斯泰、杰克.伦敦、巴金和艾青等不断潜心研究,而后不再多读多写矣.愚以为,除非达到金庸/琼瑶/二月河和余秋雨这种境界和报酬或相近地步,否则慎勿浪费时间和精力,现在写书的比买书/看书的还多!就像我国的散手比赛,运动员比观众还多,那搞什么搞?于是,2000年由湖南卫视首开先河搞起叱咤风云的“中国散打王争霸赛”,三四年后,随着赞助商"德隆系”神话之破灭而夭折!好不令人心痛!
"的地得"三个***常用汉字用得好,真的一点也不难!稍稍留意即可!根据本人对报刊杂志及单独出版发行小说等书的阅读量,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用不好"的地得"的作者(或非文学青年),读得少更写得少,那么,若论其文章能产生什么文彩则纯粹如空中楼阁,如无稽之谈!用好"的地得"是写出文彩之必要条件(注意:不是充分条件!).不过若按你所说有人刻意用错"的地得”,并藉此取得大家一乐之说,个人不作认同,何况更不是其人刻意用错,那些人根本就不懂其恰当用法.这个规则还是遵守一点好,也算是对中华民族***语言传统文化之继承与发扬光大吧!比如篮球比赛之投篮让人***,算是犯规,可别因为姚明/易建联打了别人的手,因其名气大,裁判就视而不见而置之不理啊!这不公平啊!所以勿让正确规则迁就及迎合了不正当之做法而且渐行渐远!不然,投篮***不属犯规,那么,篮球比赛就变成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比赛了;同理,引申到散手擂台竞技比赛上,拳手都可以随便地插眼/踢裆/击脖和打后脑,都变成了杭州陈XX比较低劣的"无限制".呵呵!君子爱财,得取之有道嘛!
事实上"Credit"有"信贷"之意,词典里也有这样的注释,但我看到实际中它用得少,都偏向于使用"Loan(贷款)".关于"Line of Credit",我又查过词典了,确有"信贷额度”的解释,只不过,结合在下的外贸实践,逢着"额度”,我宁愿启用"quota”,也因"line"这词太具广义了,一时间还难以让人联想到"额度”之意.至于你举例的"China”,瓷器,景德镇什么的,相信任何学过英语者都知其历史渊源.再如"支那”和"Macao”等等,那是***区别于错漏百出的"麦当劳广告词"之外,那才是具有一定来历的. 稍作浏览,现在广告公司在报刊杂志制作的广告,里面中、英文之行文措辞也有不少是胡编滥造,乱七八糟!所以,什么"i'm lovin' it!"----个人认为,原句作者胡说八道!"Am I loving it?" ----No! I don't like it! I hate it!

愿与这位兄台多多交流!

本帖子2007-03-03 13:51:52由BruceHuang进行编辑!!

------------------
...


本主题共有33页回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33 下一页 
转到:
  
推荐文章
:::bbs.globalimporter.net 跨国外贸论坛 | 跨国采购网 | 外贸博客 | 外贸展会 | 外贸货代 | 速样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