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外贸论坛 注册会员 | 登录论坛 | 改信息 | 改签名 | 改头衔 | 改头像 |
  
    
  按国家查看免费买家>>
 美国 印度 英国 巴基斯坦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伊朗 土耳其 孟加拉 阿联酋 埃及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马来西亚 尼日利亚 南非
  
  按行业查看免费国际买家>>
 农业 服装服饰 汽摩/配件 商业服务 化工 电脑/数码 建材/家具 电子/电气 能源 环境
 食品饮料 礼品工艺品 医药/化妆品 家电/灯具 家庭用品 工业用品/机械 五金/矿产 办公用品
 包装与造纸 印刷出版 安全防护 运动娱乐 通信/手机 纺织皮革 玩具 交通/设施
  【返回跨国外贸论坛首页】 收藏本论坛 热门专题 热门帖子
  .
网站点评 -> 珍珠产业:华光绽放应有时  
共有1页回帖:   1   
 
热点消息 版主:
admin 
现在就加入跨国采购网会员? 
跨国外贸论坛即日起暂停发帖回帖功能,推广请前往跨国采购网[外贸服务版]
免费国外买家,注册就可浏览。
免费外贸推广,还在付年费吗?——[ 速样通 ]
注册就送5个买家,回复率超高 -> 点击进入 免费注册
推广企业产品、查看国外买家 — 请加入[ 跨国采购网 ]
在您前面已有 1090387 位会员加入 免费注册
    您是本帖的第 1158 个阅读者  

作 家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1楼 khck



等级:高中生
发帖数:177
回帖数:46
发帖时间 - 2005/1/13 7:52:12  
珍珠产业:华光绽放应有时

  珍珠产业是我国极具优势的民族产业,珍珠以其细腻凝重、洁润浑圆、瑰丽多彩而驰名中外。珍珠除制作成饰物外,还可入药以及加工成保健品,不断延伸珍珠的产业链,为农民增收、***出口创汇开辟了新的渠道。据中国宝玉石协会调查,2003年全球珍珠产量1275.6吨,其中海水珍珠约75.6吨,中国占27.5吨;中国淡水珍珠产量约达1200吨,约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以上。中国稳执世界珍珠生产的“牛耳”,然而在这些耀眼光华的背后,我国珍珠的产值与产量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全球珍珠产品销售额约50亿美元,中国却只有不到5亿美元。“高产低收”使中国珍珠的“珍宝”形象难以实至名归,如何让中国由珍珠产量大国转成产业大国,是中国的珍珠产业需积极探索的课题,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先生。

  把脉中国珍珠产业

  史洪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珍珠呈现“高产低收”现象与我国珍珠出口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不无关系。目前,我国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宝石级珍珠出口较少,不到出口总量的5%。而80%的珍珠以原料形式出口,未经深加工就流向海外,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十分有限。例如,2003年中国出口珍珠771吨,销售额8719万美元,均价113美元/公斤,而法属波利尼西亚出口珍珠8.12吨,销售额1亿多美元,均价1万多美元/公斤。这种局面的产生与我国珍珠产业在养殖技术、加工、流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质量下降,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珍珠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但是由于珍珠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造成珍珠单产相差很大、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珍珠在国人心目中的珍宝形象,更是影响了我国淡水珍珠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声誉。另外,由于近年来海水珍珠价格居高不下,生产供不应求,购销行情活跃,使得珍珠养殖者急功近利,不重视技术进步,导致育珠周期短,产品质量下降。加上环境污染,使珍珠质量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珍珠养殖业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加工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品牌。导致我国珍珠“高产低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企业的加工技术落后。由于8毫米以上的大颗粒淡水珍珠的漂白、增光技术水平不高,加工能力不足,因此80%以上的淡水珍珠只能以原料的形式供应给中国香港、日本等地的客商,境外珍珠商经过再加工,变成高附加值产品,赚取高额利润。另外,国内企业的设计理念比较传统,式样单调,大多只限于“串珠”,缺少***品牌。

  现行的高税赋政策,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珍珠加工业的发展。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中,珍珠企业的税赋包括:国税部分的增值税17%和消费税10%;地税部分的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综合费等3%左右、所得税33%。珍珠从养殖到加工都是以农民为主体,较高的税赋,使珍珠企业不愿放手发展珍珠加工业,企业无法从珍珠加工提升的附加值中得到实惠。

  缺乏长远统一规划,管理乏力。由于社会性行业组织长期没有发育起来,使得珍珠的生产、经营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目前珍珠生产的几千个养殖场几乎都是各自为政,相当部分养殖海区放养量没有限制,放养密度过大,母贝个体较小,品种退化,抗害能力弱。有的为了摆脱困境,追求暴利,炒买炒卖,哄抬价格,甚至不惜以假乱真。而且,个体户毕竟经济实力单薄,经不起市场的风浪,难免随着行情沉浮,给珍珠养殖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求真务实找对策

  中国的珍珠产业发展很快,规模不断壮大。史洪岳认为,珍珠产业作为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的新兴产业,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尽管行业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关键是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加强新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国际上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珠贝育珠率提高、成珠颗粒加大,珍珠加工饰品的工艺、样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为此,史洪岳指出,我们应有计划地发展珍珠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在珠民中形成“钻研技术、讲究质量”的好风气。要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与日本、香港等世界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共同开发的良好关系。依靠科技,改良品种、合理密度、适度控制珍珠养殖规模、延长养殖时间,以***珠龄和质量,加快珍珠传统养殖技术的改造,向深海拓展,重振中国珍珠声誉。克服片面追求初级产品数量的倾向,实行以终端产品质量取胜的策略,大力发展珍珠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积极研制珍珠首饰的“精品”。同时,要拓宽思路,开发珍珠的新用途,发展药用品、美容品等加工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大型珍珠产业集团。中国珍珠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相应地位的重要原因是缺少拥有***品牌的大型珍珠产业集团。尽管有像浙江阮仕、佳丽、欧诗漫、山下湖这样的大型珍珠企业,但整个珍珠产业仍以个体经营为主,企业规模偏小,尤其缺乏以高新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内这种遍地开花、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经济实力单薄的现状,难以抵挡国外竞争风浪的冲击。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竞争的法则,扶强汰弱,使生产要素向“能人”手里集中,加强联合,组建大型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的珍珠产业集团,建立大型珍珠展示、交易、批发市场,并使之成为具有交易、调节、信息功能和有强大综合辐射力的珍珠产品集散中心,形成规模效益,做大做强自己的民族品牌。

  重视珍珠文化的宣传,力拓国内市场。目前,我国淡水珍珠的国际销量占80%,国内消费严重不足,这与珍珠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档次不高、款式单一、缺乏消费激情不无关系。因此,应重塑中国珍珠的国内形象,启动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由于养殖珍珠的出现,使珍珠的供给可以控制,珍珠不再是贵重珠宝的代名词,而更多的是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可以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在设计理念、消费定位上可更趋于大众化。


------------------
...


本主题共有1页回复:   1 
转到:
  
推荐文章
:::bbs.globalimporter.net 跨国外贸论坛 | 跨国采购网 | 外贸博客 | 外贸展会 | 外贸货代 | 速样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