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兼职应聘简历 基本信息: 姓 名: 梁星月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81-05-22 证 件 号: 370283810522753 身 高: 175CM 体 重: 60KG 户 口: 青岛市 居 住 地: 青岛市 婚姻状况: 未婚 健康状况: *** 电脑水平: *** 现有***: 中级 工作年限: 3 年 联系方式 13475831381 工作简历: 2003.1.20到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2003.1.20——2003.4在分公司从事零检工程师工作,主要负责进厂零件的检验与品质控制; 2003.4——2003.9聘为分公司电机部整机检验工程师,负责产品的整机检验及整机的品质控制。在此期间产品的一次交检合格率与产品的缺陷率均有所下降,半年内客户投诉仅有两例; 2003.9至今担任分公司品管部巡检工程师,主要从事生产线品质管理、外协厂零件质量整改、公司新产品的辅助开发设计; 2004.6从公司离职,从事多家外贸公司的兼职出口产品的品质控制工作,在工作期间为出现,因验货失误导致客户大批量的索赔与退货。 工作能力: 熟悉CAD、CAXA、PRO/E、SOLIDWORKS、PHOTOSHOP等软件熟悉OFFICE办公软件 在职期间曾被多次划入公司新项目组成员,如:2004年6月的磨刀器,2005年3月的金属锯等项目组项目工程师。 熟悉ISO9000、品质控制流程、熟悉各种零件的检验(如:铸造、机加工、锻造、注塑等、冲压)、熟悉UL、CSA的检验标准,能熟练操作各种检验仪器,量具(如:三坐标、投影仪等检测设备)。 生产工厂的品质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的品质控制及品质改进,我自身所在的企业是一个生产型的公司,所以我现在所有的概念,完全来自于生产型的工厂,我主要给其划分以下几个部分: 1. 检验区(成品检验与零件检验); 2. 供应商的品质(外协厂的零件品质); 3. 检测设备的校验; 4. 成品/零件的处理及识别; 5. 生产计划; 6. 零件的质量标准; 7. 过程控制; 8. 产品的制造和装配 9. 操作员的培训 检验区(成品检验与零件检验) ⑴所有的检验区都需要有合适的环境,包括合适的设备及受过培训的人员; ⑵工作环境需要有足够的能见度,能够清晰的辨别零件的特征和测量设备的标识; ⑶检验区必须干净、干燥; ⑷所有的材料、零件和成品,都应处于待检或已检状态,并且有明确的标识; ⑸标识材料、零件和成品状态如下: 待检/合格/拒收 并且以上的状态要以不同颜色的卡片作为标识,以区分。 ⑹根据国际标准如ISO2859-1:1999或ANSI/ASQC Z1-19993/国内标准GB2828-87对材料、零件和成品进行检验及采样: 采样计划必须在检验区清晰的显示出来(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粘贴于检验区域的显眼位置) 检验员经过培训合格以***能够完全明白采样标准和检验要求 决定偏差能否接受的决策流程必须清晰,所有偏差和接受决定必须有明确的纪录存档,以备将来参考; ⑺量具: 量具的储藏地应该干燥、干净,有腐蚀和损伤的防护措施; 存储位置易识别,以便用时可以很快找到 量具应有清晰的清单及使用纪录 量具应定时进行校验及维护; 供应商的品质(外协厂的零件品质) 建立供应商的品质改善程序: 品质工程师(QC): 如何提高供应商的零件及材料的质量是他***的责任; 要建立供应商对零件和材料品质提高计划; 针对生产及进货检验 ,明确哪些是重要特征和尺寸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包装及运输方法和标准; 供应商的改进程序: 针对生产和进货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供应商反馈调查报告、纠正措施及控制改进的方案; 要求QC把生产和进货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供应商; 要出据详细的检验结果及发现问题的详细报告; 根据采样比例总结出不合格率及处理措施; 问题样品需交给供应商作调查。 供应商的评估: QC人员要根据零件或材料所出现的批量问题来评定供应商目前的品质状况; 要定期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零件或材料品质问题反馈给供应商的品质工程师(QE); QC要根据一段时间内供应商品质状况,对供应商做出供应能力的报告; 建立可追匿性的测量和记录改进体系,汇报给管理层可见的措施,并形成采购部门在做采购决定是的依据; 测试设备的校核(注:测试设备的校核体系,要***覆盖工厂及每个供应商) ⑴计量设备包含一切用于测量任何特征的设备; ① 机械的:例如,游标卡尺、赛尺、力矩尺等 ② 电器设备:例如,耐压测试仪、功能测试仪等 ⑵工厂的每个区域都包含在内 检验部门、零部件生产部门、产品生产部门和成品测试部门。 ⑶校核程序的制定; ① 内部校验或外部校验; ② 所有设备上都必须带有有效日期的标签; ③ 所有的硝烟必须有记录; ④ 必须定期检查有无到期的计量器具; 成品/零件的处理及识别(建立一个适当的材料/成品处理系统程序) 进货: ⑴零件核材料必须有足够的保护,以***在运输和装卸的过程中材料和零件不会受到损伤,不得有野蛮装卸; ⑵所有零件,不管是由供应商提供还是工厂自己生产,为了防止损伤,不能让下面的零件去承受全***在上面零部件的重量,也就是说零件应该有包装来承受,而非零件本身; ⑶包装必须能防止成内部的接触损伤(适用于零件核成品); ⑷考虑到的表面和重量,用合适的材料对零件或成品的层与层,个与个之间进行保护/分离/包裹; 成品: ⑴时用合适的材料对成品包装盒周边进行保护; ⑵装箱操作时必须小心操作,以防止零部件损伤; ⑶操作手册必须小心放入,不得随意丢进; ⑷卸载时不得野蛮装卸; 油脂: ⑴油脂必须干净, ⑵当***不使用时,应用盖子盖住以免粘污或混入异物; 零件的标识: ⑴所有装着零件的容器必须有标识,零件/材料代码+合格/还是不合格的状态; ⑵时用不同的颜色的容器以区别不同的质量状态; ⑶生产***发现有问题的零件不得放回同一个零件盒中,与好零件混在一起; ⑷为了方便放置不良品,存放不良品的盒子必须放在每一个工位上; ⑸不同的零件不得混放在同一个零件盒中,不管好坏; 生产计划 ⑴生产必须在***的地方,又需要的设备和控制措施,不得在临时的没有必要生产设施的区域进行生产; ⑵生产计划必须尽可能把生产零件移动减到***少,这样可以***少程度的减少零件损坏。 零件的质量标准 ⑴必须建立一个所有零件的美观标准; ⑵标准应***对零件有足够的存储保护,放在箱中防止灰尘的粘污和损伤; ⑶制定合理的生产过程中的检查标准,以检查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 过程控制 ⑴产品制造的零件,在每一道加工供需上应有相应操作规范,去控制它的生产,操作指导书; ⑵零部件及制造厂地都需要有状态标识; ⑶检查基于测试过程中的所有特征内容: ① 操作过程的设置:时间/温度/压力等, ② 材料:反映工程技术规格,回料的使用比例; ③ 工具:工装上的工具上的标识是指是用于那个零件,那个流程; ④ 计量器具:检查重要零件特征的器具,包括计量周期; ⑷如果相关信息缺失,就需要整改; ① 对遗失处做新的工艺指导书; ② 工艺指导书或操作指导书必须有日期和版本号,以便与工程技术的修改和更新相符; ③ 必须建立一个检查和更新的方法,以便使操作指导与设计更新保持一致; ④ ***每个工位的操作指导书都清晰可见; ⑤ 经过培训***每个操做工对指导书完全理解。 产品的制造和装配(每一个操作工都必须有操作指导书,明确地规定操作要求) 制造过程检查 ⑴检查产品的制造过程,检查是否有不合理的操作及该工位是否适合再此处操作,例如:该工位装配区有产品的金属屑; ⑵零件必须确认与设计要求相符; ⑶对操作工来说工艺卡片或指导书必须可以在工作时看到; ⑷一张工艺卡是专用于某个操作或某个产品的; ⑸指导书中应该写明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⑹应***指导书中操作工的自我检查内容; ⑺生产***更换产品型号时必须同时更换相应的操作指导书; ⑻生产时,生产线都必须有足够的品管人员在生产现场,担任品质的人员,应有足够的能力,并知道如何控管品质。 操作人员的培训 ⑴***操作员的技术水平能符合每一个操作的要求,并维持工厂内部生产的弹性; ⑵评定单个操作工位所需低、中、高不同的技能要求; ⑶对每个工位的操作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的工位不同的技能需要,使员工的技能与工作需要技能相匹配; ⑷***生产部门的检验人员知道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他们有相关的生产流程的知识; ⑸要让每一工位及生产检验人员理解/明白,这样的产品为什么要这样,它有什么用途; ⑹加强生产线末端检验的规范和培训; ⑺检查每一条生产线的终检测试,***测试内容是完全充分的,而且操作工完全明白每一项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⑻生产线的检查必须是完全100%的检测,确保对每一项的检查标准都清晰可懂; ⑼根据生产线的产量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来做测试,不应该没有时间而不作检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