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里巴巴的“欺诈门”事件,虽然马云的评价是“员工价值观出了问题”,但此事的深层次原因与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过时不无关系。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欺诈事件从没间断,唯独这次马云大加追究,这一举动的确让众多中国供应商拍手叫好。欺诈事件屡禁不止,从结果上看,相关涉案人员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但事实上,欺诈事件的出现不是因为员工价值观出了问题,而是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已经过时。 作为***代的B2B平台,阿里巴巴的主要营收来源于付费会员。中国的OEM厂商之所以愿意入会,是因为一旦获得“***供应商”的资格,将有更多机会获得海外批发商的订单。然而,西方***的消费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大规模萎缩,中国供应商普遍面临着订单少、利润更少的状况。同样地,阿里巴巴在外贸形势不好之时也难以增长业绩,会员续约率持续走低。于是,内部的销售人员为了争取提成,故意疏忽公司的认证措施,致使很多“骗子公司”以“***供应商”的资格诈骗海外批发商。 所谓“以一斑而窥全豹”,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究竟问题何在? 首先,以会员制服务为基础的阿里巴巴本质上是“电子黄页”,从推广效果来看存在三大短板:***,推广效果难以数据化;第二,仅仅能展示***基本的卖家信息;第三:阿里巴巴越有名,吸引越多卖家进入,只能造成卖家的信息过度,买卖成交也就越困难。相比之下,同是B2B网站,环球商业联盟( http:// *域名隐藏* ine(dot)com)却果断摒弃了会员费服务模式,让买卖双方免费发布、询盘和查看商机信息。而环球商业联盟的营收来源于各项增值服务,包括全球发布、进出口数据查询、外贸委托等,多元化的外贸工具全面满足供应商会员的需要,按需购买、按效果付费的服务模式又降低了平台的使用门槛,对制造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起到普及作用。环球商业联盟CEO许静女士表示,诚信交易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观,为此,IBUonline倾力打造出智能的外贸工具——“订单易”。“订单易”通过展示供应商的产能信息,一方面增强买家的采购信心,一方面为供应商精准匹配买家和询盘。其中的订单管理功能适用于买卖双方,否投产、是否装箱、是否出货等一目了然,建立起买卖双方的互动机制,有效地规避商业风险。 其次,传统外贸有六个环节:找订单--跟单--生产--报关--物流--退税。阿里巴巴过去仅在找订单环节上发挥作用,即为买卖双方物色生意伙伴。自并购一达通以后,阿里巴巴也打通了报关--物流--退税的服务链条,但局限于小额交易层面,未来如何发展尚是未知数。相比之下,环球商业联盟一直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程外贸解决方案的姿态出现,并与银行和多家物流服务商战略合作,帮助供应商一站式完成找订单--跟单--生产--报关--物流--退税,其业务早已涵盖整个外贸流程,在服务广度和深度方面都优于阿里巴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