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撼动全球,尽管各***纷纷采取不同政策的进行应对,但危机导致的经济萎靡疲软却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行采访正逢危机当口,但从杨伯军的笑容中,我读到更多的却是淡定、自信、稳重和智慧。他说,这场危机带给他更多的是机遇。确实,从杨阳公司历年翻倍的业绩来看,从今后更大规模的发展来看,我能感受到他的自信和喜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杨阳”的发展充满了神奇色彩;但同时杨伯军身上也充满着神奇色彩,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转身,包工头变成外贸经理 杨阳五金电动工具贸易公司是2005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的,这之前,杨伯军在上海从事了12年的建筑行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包工头”。 不懂外贸不懂英语,从一个包工头到一个外贸公司的老总,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杨伯军是如何完美转身的呢? 2003年开始,从事建筑多年的杨伯军,逐渐感觉到行业不景气,考虑退出却苦于没有项目。一次在和一个从事五金贸易工作的朋友兼合作伙伴的聊天过程中得知,几年的时间,朋友所在的公司发展迅速,从当初总共才四五十平米的办公场地发展到眼下要新建5000平米的样品房, 03年更是达到了2个亿的产值。看到杨伯军有心转行,朋友说:要不你建个生产工厂吧,你出产品,我帮你销售到海外市场去。 只需负责建厂生产,有专人安排产品销售,这岂不是稳坐钓鱼台吗?天下竟有如此好事!杨伯军一阵欣喜,同时又隐隐感觉不安。“或者我们一起在上海合作开一个贸易公司。”面对朋友的另一个提议,杨伯军也没有明确表态,两个建议让他陷入思考。别人能做进出口生意,我为什么不能?不懂就学!如果合作,以后说不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不愉快的事,生意做不成,甚至连朋友也做不成……整整一个月思考的结果是:我要转行外贸,而且要自己***开公司。 当他和朋友直言自己的决定时,朋友理解但表示诧异:完全不懂外贸却要***开外贸公司?在朋友的将信将疑中,杨伯军开始逐步从建筑行业撤身。无奈从事建筑多年,盘子很大,直到04年底才完全抽出身来,终于在05年初成立了自己的外贸公司。 杨伯军***时间通知了朋友,电话那头的朋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真的成立了公司?”在得到肯定的***以后,朋友不禁为杨伯军的魄力所折服。 杨伯军说,我也是在慎重考虑之后做决定的。05年虽然中国的外贸在走平缓路线,但五金是一个传统的市场,只要我肯下功夫,总有我寻找的机遇。决定之前我会考虑很多,一旦决定,我会毫不犹豫坚持做下去。 不懂,一切从零开始 公司成立了,六个员工。杨伯军清晰地记得:2005年4月20日,公司上班***天,他带着员工来到上海朋友的公司取经学习。员工是应届毕业生,加上自己,谁也不懂外贸。培训一天以后,公司正式进入运作。 外贸的流程容易掌握,但关键是订单。万事开头难,眼看快半年了,公司没有一张订单,六个员工走了两个。虽然做了***年亏损的心理准备,但这样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 2005年9月20日,对杨伯军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刻记忆的日子,那天终于出了***张订单,而且是整整一个货柜。回忆的时候,他的眼里闪烁着兴奋,仿佛又回到了当天。凌晨一点半,当他开车送秘书回家,半途中接到坚守岗位员工的电话:“传真回传了,是订单,真的!”这个电话,无疑是这寂静夜里***动听的声音。于是他立马调转车头开回公司,果真是订单,而且是一个整柜! “好心有好报!”一个员工长长舒了口气,一场时间与心理的拉锯战终于在这个凌晨以胜利的姿态拉下帷幕,半年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回报,这个订单是一针强心剂,凝聚了员工的信心,也奠定了杨阳以后的发展。 富通天下,打造一条心团队 接到***张订单以后,公司逐日迈入了正轨,开始陆续接到了订单。***年,公司亏了130万。杨总说,我不心疼,我乐于投资,我希望有一个能和我一起创业的团队。 杨伯军开始在各大B2B网站和杂志上投放宣传,越来越多有价值的信息反馈过来,多的时候一天就达四五十封。“看着询盘邮件一封封自动掉进邮箱,那仿佛是一张张订单!”在感叹网络时代神奇便捷的同时,管理上杨总也感到了无奈和力不从心。从事建筑多年,曾经学的英语差不多忘光了,来来回回的英文邮件,他压根看不懂。作为一个管理者,***头痛的莫过于不知道员工在做什么。 投入和产出,总存在着一定的比例。杨伯军不懂,但他能隐约觉察到自己的公司存在“飞单”的情况。他开始主动学习英语,并留意寻找各种管理软件。也就在这个时候,杨总邂逅了“富通天下”,这是一款专业的外贸管理软件。 “富通天下”成功安装实施后,所有外贸工作统一实行流程化管理。特别,在软件系统的帮助下,杨伯军把采购和销售分离,形成两大块管理。同时,“富通天下”有效地帮助了业务员进行邮件自动分拣归类,甄别垃圾邮件,保留询盘邮件,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权限设置,杨总还能在***时间了解到员工的工作进程,适时提醒员工哪些客户已有一段时间未跟踪联系……同时,“富通天下”根据杨总的特殊需求,为他增加了一个自动翻译功能,这使得杨总可以边工作边学英语。“现在,富通天下俨然是我的第二秘书。”杨总这么形容。 公司业绩蒸蒸日上,从2005年成立以来,连年翻倍,即使遭遇金融危机,依然形势喜人。 杨总说:“我乐于投资,愿意从家里拿钱投资,但不会盈利以后把钱拿回家里;所以我要找的是能和我一条心的员工,大家都能把公司当做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我明确告诉每一个员工我使用“富通天下”的用意,能理解并留下来的员工必定是和我抱着同一奋斗目标的员工;大家目标统一,步伐一致,这也许就是杨阳今天能够有条不紊发展的原因之一。” 细节,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当我问起杨阳公司有什么秘诀依然能在外贸形势不景气、全球经济危机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杨总笑了,他给自己的总结是: 一、先做朋友再做生意。他不愿意业务员在每封邮件中都只谈订单,他希望业务员能和客户多聊聊其他的,培养友谊。杨总说,换做是我,越洋的联系,在没有足够的了解和信任下,也不敢下大笔订单,把钱打入陌生的账号。所以我希望先和客户成为朋友,每逢节假日或者客户的生日,我会通过“富通天下”个性化群发祝贺的邮件,带去真挚的祝福。现在员工也都会主动想到并联系。 二、注意细节,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杨伯军很强调细节,自己也很注重细节。他说,细节不一定决定成败,但***影响全局。每一次客户到访,他总会将办公室特意装饰一番,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氛围,并为客户准备一份小小的中国特色的礼物。同时还根据客户不同的国籍,在会议室插上他们的国旗,让客户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亲切与温暖。“有好几次,当客户步入我们的会议室,看到他们自己***的国旗,感动地都快要掉下眼泪了!”杨总回忆道。 关于国旗,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能带给异国工作的客户尊重和亲切,无声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此外,杨总还根据客户自己的喜好安排他们的食宿。他说,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中国式的饮食和娱乐,这就需要你从客户的一言一行中去观察。有一次,杨伯军陪着一个客户在广场上晒着太阳坐了一个下午。结束拜访后,客户拉着杨总的手告诉他:这是他众多出差中感觉***舒服的一次。自然,订单签了下来,双方还成了私交的朋友。正因为杨伯军能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很多客户在***次合作之后纷纷返单,有了长期的合作。 三、产品合适定位。杨总说:他不是什么产品都采购出口的。他对公司经营的产品会有一个明确定位,然后在***范畴内选择质量上乘的产品。友谊好了,产品也一定要好,这样才有长期的合作。 正因为抓住了这样的细节,杨伯军也抓住了自己的机遇,从杨阳公司历年发展脚步来看,这些都帮助它逐日成长起来。 后记:杨总说,下一步我会走工贸结合的道路:贸易继续发展,同时投产相关能源研发。在杨伯军的心里,他的目标是能在几年以后成为一个拥有几家企业的集团老总。正如他说的,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会做大做强的企业。我们期待着,几年后能看到一个蓬勃壮大的杨阳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