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冲击珠三角中小企业,近日,搜狐广州访谈间特邀请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所长王先庆***、广东民营进出口企业商会张新颖会长、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会江东臻会长以及搜狐社区网友“小菜MM”代表进行了以“金融危机下的珠三角中小企业如何转危为机”为主题的三方对话访谈。对***应该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过,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如何转危为机进行了交流。据悉,这种学者、企业家、网友就金融海啸话题进行的三方对话在广东互联网里尚属首次。 王先庆***认为,金融海啸契机下珠三角企业如何转危为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从两个角度,一个是金融海啸,一个是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变化,应该是两个角度。金融海啸严格来说是整个经济不景气的背景,应该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通俗化把它说成金融海啸。因为金融海啸是在美国甚至全球,但是并不是说中国有金融海啸。中国只是在这个背景下,感到一种寒意,或者使我们经济不景气的现象加剧。严格来说,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或者经济转型背景下,珠三角企业的问题,应该是这个问题。 它们之间也确实有联系,中国按照过去的发展轨迹来走的话,就会经过自身的调整和转型,像广东省委省***把中小企业、落后的产业企业或者某一部分转移到周边去,加强技术创新,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来。可是这样的安排还没有完全落实,突然一下子形势发生变化了,环境也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没有到冬天就要穿冬天的衣服了,原来想象的步骤就已经打算了。这就是我们归结为金融海啸来了。 金融海啸到中国,到了珠三角隔了几层,中国这一道墙已经隔了很多了。我们的金融管制、市场的风格都不同,到中国已经就是隔了一道墙,从中国到珠三角又隔了一道墙,我们感到的是隔了两层衣服的寒意。 珠三角宏观经济的很多问题是自身的问题,是自身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是我们的产业、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更突出,或者经过外部环境特别是国际市场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它更加恶化,显得更加集中。本来可能是一个行业、两个行业的,结果搞得很多行业都被波及了,本来过去蛮好的,也因此而受到影响。比如说有一些零售、餐饮本来是跟它没有关系的,但是因为有的人下岗、失业,导致这些行业都受到影响。这样的话,说金融海啸对珠三角企业的影响也不为过,也是成立的。虽然在学术上讲,缺了几道转弯的环节,但是构成的影响是存在的。这是这个问题的***个方面,是有影响的。 具体到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广州、东莞、深圳,情形又不一样了。这一点***各部门在这几个月先后都到广东来了,都在进行调查。媒体、民众、***、学者都在关注这个问题,行业协会也在进行调研。认识各有不同。从我个人这几个月跟一些部门、企业的接触而言,我认为影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首先讲广州,广州尽管这十多年来拼命的在发展工业,但是它在发展第三产业仍然占60%—70%(?),这次影响的主要是出口市场。广州在出口这方面,对经济总体占的比重不是那么大。再加上广州的工业主要是钢铁、汽车、石油这些重工业产品,包括造船。受到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没有那么快。广州一方面是重工业,另一方面是第三产业,这两方面跟国际市场的关联没有那么直接,不像鞋子和衣服。所以广州受影响不是很大,这种情况应该是稍微过几天,调整适应以后应该就没有多大影响。广州的问题是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跟这次经济危机、金融海啸的联系密切度不是很高。主要还是广州自身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在过去对城市的定位仿佛变化几次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的,或者说是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比如说房地产以及金融的影响导致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