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军到皇帝:古代史上***华丽的转身 历朝历代的通过兵变转身当皇帝的事件屡见不鲜,而每一次兵变无不是互相残杀得腥风血雨,致使无数生灵涂炭。而唯有一次却是一夜之间的和平兵变,这就是历史上由后周禁军将军们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从而使赵匡胤兵不血刃地登上皇帝的大位,史称“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从而也使赵匡胤成为历史上***华丽转身的皇帝。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家庭。相传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据《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对于少年时代的赵匡胤,《宋史》中说他“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的少年时代正处于大唐帝国消失整整二十年后的动乱时期。他受到***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赵匡胤也是武功***的皇帝,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同时他还是一个勤学的皇帝。在他幼年时,其父曾一度要他弃武学文,替他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给他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据说好学已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二十一岁时,赵匡胤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公元949年,他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北方河中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公元951年,郭威即皇帝位,是为后周太祖,加封赵匡胤为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开封府尹柴荣的赏识,成为了柴荣的部属。柴荣即位后,是为周世宗。赵匡胤在跟随周世宗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周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周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周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周恭宗。此时,赵匡胤已经升任为殿前都点检和归德节度使。德七年,即公元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大权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当时周恭帝年少登基,只有七岁,难以掌控朝廷的局势,因此由符太后主政。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顿使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军权,可以调动***兵马。 第二天,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行军至陈桥驿,即今天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就起了一阵谣传,说赵匡胤将做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谁也不敢相信,却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对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周世宗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除了***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而就在陈桥驿这个地方,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归德军掌***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从而使赵匡胤实现了一次由将军到皇帝的***华丽的转身。 然而,令宋太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力劝自己政变的弟弟赵光义,在自己登上大宋皇帝龙位的十六年后,进行了一次“烛影斧声”的血腥政变,从而使赵匡胤这位历史上***华丽转身的皇帝,却没有华丽而终。可谓是天道无私,人生无常,任何人也概莫能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