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外贸论坛 注册会员 | 登录论坛 | 改信息 | 改签名 | 改头衔 | 改头像 |
  
    
  按国家查看免费买家>>
 美国 印度 英国 巴基斯坦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伊朗 土耳其 孟加拉 阿联酋 埃及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马来西亚 尼日利亚 南非
  
  按行业查看免费国际买家>>
 农业 服装服饰 汽摩/配件 商业服务 化工 电脑/数码 建材/家具 电子/电气 能源 环境
 食品饮料 礼品工艺品 医药/化妆品 家电/灯具 家庭用品 工业用品/机械 五金/矿产 办公用品
 包装与造纸 印刷出版 安全防护 运动娱乐 通信/手机 纺织皮革 玩具 交通/设施
  【返回跨国外贸论坛首页】 收藏本论坛 热门专题 热门帖子
  .
网站点评 -> 德国之行的感触 (转载)  
共有1页回帖:   1   
 
热点消息 版主:
admin 
现在就加入跨国采购网会员? 
跨国外贸论坛即日起暂停发帖回帖功能,推广请前往跨国采购网[外贸服务版]
免费国外买家,注册就可浏览。
免费外贸推广,还在付年费吗?——[ 速样通 ]
注册就送5个买家,回复率超高 -> 点击进入 免费注册
推广企业产品、查看国外买家 — 请加入[ 跨国采购网 ]
在您前面已有 1090387 位会员加入 免费注册
    您是本帖的第 1266 个阅读者  

作 家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1楼 james1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286
回帖数:2264
发帖时间 - 2004/8/30 18:23:10  

德国之行的感触  (转载)
由于工作关系,去德国科隆参加一个叫Anuga的食品展,它是欧洲***的食品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食品生产商,规模相当大。 
在上海的时候也参加过很多展览,但是对于德国人的组织能力真的是十分倾佩。停车场***小小多个,连我***天找车的时候都废了许多时间。 
这里插一个小花絮,说来也是丢脸,因为停车要5欧元,我第二天的时候想逃掉(***天的票上没有打日期),但是到付费的时候,自己都笑了,第二天的票的颜色是不同的,真是有一套。 
好了,言归正传,在庞大的展厅忙完了我的工作之后,我特意留心了一下中国的参展商。 
原来认为能够到国际性的展会来的企业应该在各个方面表现不错,事实却大相径庭。 
首先,中国参展商的产品,可以说绝大多数是原材料,也就是低附加值产品。中国农民辛苦种出来的农产品经过一些简单包装就成为产品了。网上很多次看到中国的农民问题没法解决,这样简直就没法解决的呀。欧洲许多公司进口这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加工一下就成为了高附加值产品了!这对中国是多大的伤害啊。实际上,产品进入了两个圈子: 
***个圈子是在中国,首先农民种植,然后出售,获得一些回报,而收购的公司经过简单处理,出售给外国公司,同样获得一些回报。在这个圈子里,回报都是非常低的。 
第二个圈子是从***个圈子的结束开始,外国公司进口了来自中国的低附加值产品,然后进行再次加工成为高附加值产品,出售给物流,获得高回报,而物流出售产品给终端顾客,同样获得高回报。 
在***个圈子中,回报都是,相对于第二个圈子来说,很小的,造成的结果就是,***个圈子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收入和消费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准。而第二个圈子中,附加值大幅提高,所以消费者和生产者是高收入,高消费的。两个圈子在自身体系中处于平衡,而在交叉体系中不平衡。 
好了,说的或许太远了。 来谈第二点。 
企业没有主动性。 
不知道是由于多年***导向作用呢,还是企业自身的不足,中国的参展商既不积极,也不主动。本人去过许多展台,连一个小到Cyprus的一个蜂蜜制造商都会积极主动的来招揽,和我谈及多个问题(这个下面会展开谈),当得知我能够联系到货源的时候立即拿出意向书,联系方法。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企业好象是被迫来的一样。我走过很多家展台,那些参展商看都不看我一眼,好象桥归桥,路归路一样。我自然不会去主动上去的,***,跟我次行的目的无关,第二,布置没有特色(这个话题待会儿也会展开)。其实大家作为中国人有的能帮的上的我一定会帮的,就是暂时帮不上,大家中国人聊的开,互留联系方法之后,日后说不定会有帮助,但是没有人主动。 
我们中国企业来参展,据我所知开销是满大的,中国企业如果不算的话,我来帮你们算一算。 我查了一下,9平米的展区,5天的租借费用是3000欧元,包含3人的入场费。如果3人参加,租用一个9平米的展区,假设2人从中国来,一名德语翻译从德国当地请。两人的机票,假设是经济仓往返的话在1000欧元/人左右(商务仓的话28000元/人),德语翻译一天的费用一天100欧元。五天的居住费用以一天70欧元(3星的酒店)。总费用为3000+2*1000+100*5+3*5*70=6550欧元,欧元兑***的汇率以9:1 计算的话,参展的开销是58950元。再形象一些的说,如果企业的一般员工月薪2000元,够发24个人的月薪了。 
欧洲的企业参展的话都会很在乎的准备一下,我就搞不懂了,中国企业怎么就不在乎了呢? 
后来,我看到一家潍坊的企业(这里就不说名字了),带来的展品标签竟然只有中文和日文,让我吓了一大跳。在欧洲参展居然连欧洲的语言都不用,真是厉害。而且展台没有会德语的工作人员。 
总算,我看到在中国展区内有德国的工作人员在分发他们公司的资料,于是我走上去请教。一打听是一个国内***的网站(这里也省去名字了),一了解,公司是美国控股的,来参加的是他们瑞士分部。 
中国展区旁紧贴着的是土耳其展区,与其他发达***比,我们中国人或许不服气,土耳其和我们一样,发展中***,他们所用的多媒体工具使两个展区显出巨大的差距。 
我有去了一家来自中国***发达的城市来的企业,和他们谈到进口产品,那家企业的负责人说,外国人可能喜欢吃但是不喜欢做,所以他们就出口原料。我个人了解,许多亚洲***都将产品加工到半成品,加热即可吃的程度。 
好了,我们再来说一下展台布置的问题。 
德国人说要额外布置要交钱(由德国人布置), 不知道是中国企业不知道呢还是不理解,居然也不布置什么了,苍白的一个个展台。我其实很注意的观察的,看到很多新的理念的,用不了什么钱就可以做到的,可是就是没人去做。 
在这里,我就要说一说日本人了,不管大家怎么恨他们(其实我也是),但是关起门来我们都是中国人,大家来检讨我们的错误。日本人租了50平米左右的一个区域,把它隔成4平米左右的小区,布置的相当精美有序。他们这么做我看有几点优势: 一, 省钱,比起中国展区的“大气”,日本***现出他们的效率,同样面积减小一半,租费也相应减少。二,抱在一起,日本人抱在一起,大家熟知大家,我在一个展台上问有没有另一家企业,他们马上把我引过去。三,由于展台小,每个展台***多2个人,一个会说德语,另一个就会英语,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是至少有。四,看上去有人气,日本其实在展会上是很小的规模的,但是由于小,看上去人气很浓,参观者很多。 
中国企业财大气粗,展区很大,但是看上去没什么人,工作人员呢也就马马乎乎了。 

***后呢,我们来看留在前面的一个话题。谈了很多坏的,我们也说说好的。 
在Cyprus展区,有关蜂蜜的话题。由于中国的蜂蜜含有抗生素(用于治疗蜜蜂的毛病),所有***停止从中国进口蜂蜜,由于这个原因,全球蜂蜜价格上涨2倍,那家Cyprus的企业被迫从澳洲进口蜂蜜。大家如果有世界地图的话可以看一看,欧洲和澳洲其实是相距***远的。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多大。***近,OPEC一份报告提到,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对全球石油需求量上涨的贡献高达33%。世界经济的重担要交给我们中国了,我们中国挑的起吗?路还很远。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想,其实还有很多要说,但是限于篇幅和时间,在加上本人输入中文的速度很慢,就只能止于此了。
回复:
也来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我参加的是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范围的保健品EXPO,当时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大体有如下几点: 
1。布展。因为参展的颇有几家属于世界***公司,其气势和布局让人赏心悦目。虽然是医药保健品类的产品,依然布置得很有人文气息。惭愧的是,我们没有实力和MONEY,只是按照广交会的材料准备的材料,太平实了。我想用彩纸复印一张很大的产品目录,可惜会展商务部没有相应的服务,不过态度还是很耐心配合的。 
2。推介方式。我把会馆整体跑了一遍,印象很深的是,免费的食品和保健品就足够你填饱肚子了,还有很多免费的制作精美的宣传册,甚至还有健美操磁带。欧美参展人员(一般是笑脸盈盈的美女)除了主动提供样品之外,很少主动推介。让人感觉比较放松;相比而言,中国的参展人员就比较主动抓住稍有停留的任何人。这其中的优劣却不能一概而论。 
3。还有一个问题,我把我们的材料分发给了几乎所有相关的展位,但是参展几天几乎没有别的展位的人来送给我们材料。我个人以为,这也许是国外大公司的参展惯例,不去别的展位推销,在国内,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常用的。不过坦率地说,我发的材料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没有一家反馈信息。不过在发的过程中倒是有机会跟相关的公司进行沟通。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欧美公司的布展投资和推销方式都是很人文的。但是对中国的参展公司来说,因国而异吧。只要能做成生意,管它白猫黑猫呢;不过,要学习的贸易策略确实太多太深了。
我这方面认识粗浅得很,大体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先说产品。不得不承认中国出口产品大多都是初级产品,相应的包装也是粗陋。中国出口的货物到了国外,换一下国外商标的精美包装,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事实上,很多中国的产品都是如同你所说的那样在国外推销的。说来很可悲,不过很现实,毕竟国外批发商赚的就是这个差价;即使中国可以包装精美,他们也不会接受的。 
再说布展。去广交会,青交会或者华交会逛逛,就能体会出差距。就如同出口包装一样,外贸公司习惯于沿用过时简洁的布展材料。几张大海报,几个标志,然后将产品一一陈列,好看的做个造型就已经难得了。比较而言,家电类的展位比传统产品的新颖一些。 
***后谈一点传统意识和成本。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布展代表一个公司的形象;但是初级产品很难用高层次的规模来展示,这很无奈。另外,布展成本也不得不考虑。去国外布展,如果将布展材料从国内运到国外,运输成本就挺可观的;当然如果当地有办事处就方便多了;不过,我也看过有的大公司不惜血本用集装箱运输布展材料的。



------------------
...


本主题共有1页回复:   1 
转到:
  
推荐文章
:::bbs.globalimporter.net 跨国外贸论坛 | 跨国采购网 | 外贸博客 | 外贸展会 | 外贸货代 | 速样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