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新西兰经济呈现两个显著特点:在房地产建筑业的带动下,国内市场需求继续旺盛;与此相反,主导经济的对外贸易受新元汇率坚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持续下滑,遏制了经济增长的势头。据估计,全年经济增长2.9%,比去年同期 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1.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增长,商业信心持谨慎态度。今年上半年,新西兰受“非典”疫情和新元汇率持续升值的影响,加之国内电力供应又出现短缺,新西兰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特别是出口严重下滑。进入下半年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国际环境的改善,大量移民带动了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攀升,加之,农业收获好于预期,发电量和制造业恢复到正常水平,三、四季度经济增长分别提高了1.0%和0.6%,没有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增长,达到1996年以来的***水平。调查显示,由于失业率下降到4.4%,创16年来的历史***点,工资的增加快于通货膨胀的增长,新西兰民众普遍对其经济发展看好,并预期会更好。因此,房地产投资持续升温。未来12个月,随着移民政策的紧缩,新的移民人数将会缓慢减少,不过离境的人数也会减少,因此,目前,房地产业仍会继续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与消费者信心十足相比,进入下半年以来,新西兰商业信心由年初的悲观情绪转为很中性的谨慎态度。主要是有较高技能水准的员工不易招聘到,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也相对较多,从而限制了扩大再生产和投资。不过,由于新元汇率的强势,使得固定资产的进口略有增加。从而也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制造业的投资。 2.出口持续下滑,进口趋于平稳。2003年,新西兰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出现零增长,遏制了新西兰国内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事实上,对外贸易从去年开始下滑以来,就没有赶上其国内经济发展的步伐,加上去年干旱,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减少,汇率一路攀升,导致其传统的出口产品如奶粉、黄油、奶酪、木材及木制品、水产品、和肉类等出口的全面下滑。截至到2003年10月底的年度里,出口总额为285.53亿新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1%。与此相比,进口趋于平稳,汽车、船舶和石油产品的进口增长幅度较大,而传统的航空零部件、机械设备、无机化学品等的进口略有下降。截至到2003年10月底的年度里,进口总额为317.99亿新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两者相抵,新西兰贸易赤字为32.46亿新元。 3.传统的农畜牧业和林业等从低迷中走出 由于去年夏季干旱,新西兰牲畜总的存栏头数减少,致使今年春季羔羊和小牛头数下降。据估计,2003年羔羊出口量是自1998/99年以来的***少年份。与此相比,牛肉出口却保持相对高的产量,主要得益于奶牛头数和肉牛屠宰量的增加。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农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2004年新西兰农畜牧业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受新元增值的牵制,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低迷,今年新西兰林业产品出口形势严峻,林业企业纷纷裁员减产,全年产量下降已是不争的实事。不过,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亚洲市场对新西兰木材需求量的增加,2004年是新西兰林业恢复元气的一年,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显出效益。 4.旅游业止跌回升,教育出口遭遇挫折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和伊拉克战争,严重影响了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新西兰也难逃此劫。进入下半年8、9月份后,游客人数才开始止跌回升,但仍没有完全恢复到“非典”以前的水平。不过,新国内有关机构对其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们预计从2004年开始的6年内,来新游客数量将以每年5.7%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新西兰教育出口却由旺盛进入低谷。今年以来, 新西兰有两所规模较大的培训学校相继倒闭,加之新元升值增加留学的成本,去年的火爆场面已不复存在,更有甚者,新西兰教育出口的声誉出现危机。新***对此很重视,已在寻求有效措施,挽回其教育出口国的地位。 总体而言,2003年新西兰经济已摆脱国际国内不利因素的影响,四季度开始进入强劲增长期,大部分行业都恢复到正常的营业水平,农业、电力和制造业、旅游业经济将会继续发展,平均每月以0.6-0。8%的幅度递增。预计,2004年,新西兰经济增长将达3.0%, 这一年,中新双边经贸发展继续升温。虽然发生了“非典”疫情和伊拉克战争,但双边贸易仍以两位数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双边经济合作和投资势头良好。据新西兰方面统计,截至2003年9月年度,新中双边货物贸易总额41.79亿新元,其中对中国出口14.39亿新元,增长1.4%,是新西兰主要出口***中***增长的***;从中国进口27.40亿新元,增长11.3%。据我海关统计,截止到三季度末,中新货物贸易总额达1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是中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特别是胡***对新西兰的国事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关系,为双边经贸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今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并将谈判《中新经济贸易合作框架》提到议事日程,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进一步扩大双边的经贸合作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乘此东风,预计明年双边的经贸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