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家 |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
1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3:16 | ....当前世界贸易领域中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或鲜明的特点,分析这些新变化并做出解释,有助于我们把握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并以新的视野评估我国现行的贸易战略与政策,及时采取对策,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ZT)
------------------ ...
| |
2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3:52 | 一、2003年世界贸易在不平衡中明显回升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4月发表的国际贸易数据,在美国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速高于预期的推动下,世界贸易已经走出了前两年的困境而复苏。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7.27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若扣除价格上升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长了4.5%;2003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76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从长期看,2003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名义增长率都是1995年以来***强劲的,但实际增长率(即扣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仍低于1995年WTO成立以来平均5.5%的增速。 2003年世界主要贸易区或***的贸易增长步伐很不平衡。从实际增长水平看,亚洲和转轨经济是贸易增长***为强劲的地区,其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在10%-1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来自北美的进口需求也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其中美国的进口实际增长了5.7%,出口增长不足3%。但西欧和拉美地区的进口增长缓慢,增速低于2%,反映了这两个地区经济的疲弱态势。从名义增长水平看,2003年各主要贸易区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不仅都超过上年水平,而且增长强劲。在七大贸易区中,除北美外的六大地区都呈现贸易盈余状况,而北美地区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拉美地区出口的恢复主要是由于南方共同市场(特别是巴西)的贸易比较活跃。在亚洲,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显著,特别是办公机械和电子设备类商品。2003年美国的进口增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经济自下半年后的快速复苏带动进口需求强劲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美国的进口增速继续大幅超过其出口,导致美国的贸易赤字进一步增大。2003年美国按离岸价格计算的外贸逆差达549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7.6%。受欧元升值影响,2003年德国的货物出口额再次超过美国,居世界***位。 2003年,美元汇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及商品价格是影响世界贸易额变化的重要因素。
------------------ ...
| |
3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4:07 | 1、美元汇价大幅走低 与上年同期相比,2003年年底美元兑欧元汇价下跌16.8%,兑日元汇价下跌11.4%,兑英镑汇价下跌9%。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浮,全球贸易额增长率大幅提高。在西欧,2003年的出口贸易量增长接近于停滞(不足1%),但因欧元兑美元汇率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甚至快于世界平均水平。
------------------ ...
| |
4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4:21 | 2、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 受中东政治局势不稳和委内瑞拉国内动荡等因素影响,2003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了16%。这使得一些石油出口国(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按美元计价的贸易出口额增幅超过了20%,在非洲,一些石油出口国的出口扩张也远高于大多数非石油出口国。
------------------ ...
| |
5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4:38 | 3、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明显上扬 由于商品价格和汇率因素的变化,2003年世界货物贸易的价格上升了10.5%,这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出现以美元计价的农产品和制成品价格都有明显提高。平均计算的非石油类商品价格上升了7%,其中金属价格上升了12%。因汇率因素各地区制成品价格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全球平均则上升了近10%。
------------------ ...
| |
6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4:56 | 二、当前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目前,全世界GDP总额大约在30多万亿美元,而世界贸易约占其1/4左右。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世界贸易体制的建立等,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使其在新的平台上扩张,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使其不断面对新的矛盾。世界贸易就是在各种动力和诸多矛盾中逐步发展的。
------------------ ...
| |
7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5:29 | ---内容已屏蔽---
------------------
| |
8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5:48 | 2、发展中***和地区的贸易地位加强,中国成为带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经济增长快于发达***,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维持这种势头。作为一个整体,近十多年来发展中***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23.5%上升到2003年的近30%。2003年发展中***的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率到17%,高于其进口增长率和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导致贸易顺差扩大。但在服务贸易方面,2003年发展中***的进出口增长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并维持逆差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南南贸易”的发展中***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1990-2001年间,发展中***间的贸易增长率达到10%,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2倍,发展中***间的贸易额从1990年的2190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639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也从6.5%提高到10.7%,其中2/3是由亚洲***创造的。制成品贸易是发展中***间贸易中***活跃的部分,9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2%,2001年制成品贸易已占发展中***间贸易总额的近2/3。发展中***之间的贸易发展推动了其国内经济的增长。 中国是近年世界贸易增长中***突出的“亮点”,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升得***快,对于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2003年按名义美元计算,中国的进口增长了40%,在世界进口中的排名上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的5.3%;出口增长了35%,在世界出口中的排名由上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5.9%。可以说没有一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贸易增长。2003年中国成为发展中***中服务贸易的***出口国,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排名居第九位。
------------------ ...
| |
9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6:11 | 3、区域一体化合作基础上的贸易不断扩大,跨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迅速 截止2004年1月,向GATT/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293个,其中目前仍有效的有197个。近年WTO新一轮谈判进展步履维艰和坎昆会议受挫,明显加速了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其中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因可操作性极强而发展迅速。仅在2003年全球就签署了12个区域贸易协定,同时启动了9个新协定的谈判。今年2月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自由贸易协议,同月来自南亚和东南亚六国(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和不丹)签署了于2017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4月南美的安第斯共同体同南方共同市场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南美自由贸易区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成立。5月1日欧盟实现了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规模***的一次扩大,随着波兰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扩大为25国。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发展,区域内的贸易量迅速增加。 当前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跨区域的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迅速,其中南-北型、南-南型贸易协定的数目不断增加。在WTO的146个成员中已有65个成员签署了或正在签署跨区域或跨洲际的贸易协定。由于区域贸易协定成员的重叠形成了交错复杂的局面,对现有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关系进行整合的压力逐步扩大,有可能导致一体化进程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由于目前的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或将***敏感的产品部门的贸易自由化排除在外,使得这些贸易协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明朗性。对于WTO而言,当前***的挑战是寻求某种方式,尽可能地将区域贸易协定与WTO的目标协调一致,并将区域贸易协定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值得指出的是,关注区域贸易政策是否违背多边贸易体制原则,并敦促区域贸易政策向WTO原则靠拢,已成为近年WTO对各成员贸易政策审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 ...
| |
10楼 小兵
 等级:硕士生 发帖数:187 回帖数:442
| 发帖时间 - 2004/7/12 13:56:29 | 4、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着许多贸易壁垒,世界贸易磨擦和冲突的程度提高 一般而言,受多边贸易协定的约束,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已不再构成主要的市场准入障碍。但在实践中,发达***仍在十分有效地利用结构性关税保护其国内所谓的“敏感行业”,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占优势的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的扩大。目前,发达***对来自发展中***的进口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是发达***之间的4-5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税高峰多集中于纺织品和鞋类,而日本和欧盟则集中在农产品上。由于发达***和发展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鸿沟,发达***实施的技术标准构成了对其他***尤其是单方面针对发展中***的技术壁垒,发展中***因存在着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两个***突出的弱点,暂时还无法克服一些技术壁垒。WTO的数据显示,1995-2002年WTO成员共发起反倾销调查2160起,而发达***和发展中***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的70%以上都是针对发展中***出口的,这明显增加了发展中***开拓国际市场的困难。发展中***正在迫切要求通过推进WTO反倾销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减少各国在反倾销标准和程序上的随意性,降低反倾销对正常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美国大选等因素,在国内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下,全球贸易保持主义的倾向明显加剧,世界贸易磨擦和冲突此起彼伏,而且是在发达***之间、发展中***和发达***之间、以及发展中***之间全方位地展开。随着WTO《纺织品和服装》协议将于今年年底到期,美国正在积极鼓动墨西哥、土耳其等***的纺织服装协会要求WTO将该协议取消有关配额的期限延长至2007年12月31日,这种情况无疑将给许多纺织品出口国造成利益的减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