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view]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泰两国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1999年突破40亿美元,2000年突破60亿美元,2001年突破70亿美元,2002年突破80亿美元,今年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虽然近年来我对泰出口增长迅速,但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96年开始,中泰贸易一直呈现逆差,且逐年递增。今年1-6月份,中泰进出口总额为57.08亿美元,其中我出口17.23亿美元,增长25.8%,进口39.85亿美元,增长65.4%,逆差达到2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6%。 一、上半年我对泰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国内进口需求旺盛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进口增速就持续走高。2003年1月,***进口额更猛增63.4%。由于国内能源供给偏紧,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6月份原油、成品油和钢材的进口量分别增加32.8%、59.7%和57.9%。农产品的进口增长也很迅速。在中国从泰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中原油、橡胶、钢材及农产品等占据了很大比重。 (二)、国际市场原油、橡胶、大米、钢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升,使我从泰进口成本迅速增加。 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随着国际商品市场需求的恢复和增长,特别是不少商品由于产量或出口减少,供应趋紧,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一升再升。 石油:受美伊战争和欧佩克***原油限额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逐月走高,2002年12月较上年同期上涨52.1%,2003年1-6月我原油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3.1%。 橡胶:占世界天然橡胶出口四分之二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自2002年成立了国际橡胶联盟后,由其所属的国际橡胶公司对亚洲天然橡胶的库存和价格进行控制,天然橡胶的现货及期货市场价格飞升。2002年12月天然橡胶较上年同期上升76.8%,此后,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了上升的趋势。 大米:由于美元走软使泰铢相对美元显坚以及泰、印、巴、越、中建立大米贸易合作机制、大米贸易合作网络等的影响,都对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上涨产生了支持作用。今年1-6月,泰国大米的平均出口价格约为235美元/吨,上涨23.7%。 工业制成品:除初级产品外,一些主要工业制成品价格也各有上升,如钢材、石化原料、通用塑料、棉纱等。 受到进口价量同升的共同影响。今年1-6月我从泰进口原油猛增703.67%,橡胶增长220.67%,化学产品增长136.14%,钢材增长206.17%。以上四种产品占到今年上半年我从泰进口总值的近三分之一。 (三)、“非典”疫情对我出口的负面影响 由于受国内“非典”疫情的影响,今年参加春季广交会的泰国客商人数大幅减少,2002年春季为1646人,而今年则降至不到400人,成交额也急剧萎缩。同时,双方大量商务活动被迫推迟或取消,对双边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中泰两国的双边商务往来已经恢复,许多泰国客商将改在下半年赴华参加各类贸易、投资洽谈活动。2003年全年我对泰出口增长的进一步提高仍然存在空间。 二、 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建议 泰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为我扩大对泰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今年上半年泰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季度GDP增长6.7%,主要由私人投资、私人消费和出口带动。预计2003年GDP增长率将不低于5.5%。***近,泰国提前2年偿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标志着泰国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走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如此,据泰国泰华农民银行研究中心报告分析,泰国人喜欢购买中国产品,因为价格便宜,质量与泰国商品相近。34%的曼谷人平均每月购买一次中国商品。可见,泰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非常有利于我进一步扩大对泰出口规模,中国在泰整体对外经贸中的重要性正不断强化。 针对泰国市场的特点,结合2003年上半年我对泰进出口形势,为进一步扩大我对泰出口,提出如下建议: (一)、认真面对中泰蔬菜水果贸易实行零关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扩大我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根据泰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泰蔬菜水果(税则号第7章和第8章)进出口总额为1.11亿美元,其中我出口蔬菜580.42万美元;水果1308万美元,进口蔬菜7773.33万美元;水果1488.81万美元,两项逆差合计7373.72万美元。从品种来看,我出口的主要是大蒜、葱、胡萝卜等传统优势产品和苹果、梨等温带水果,进口的主要是木薯和榴莲、山竹、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特色水果,其中木薯的进口量占了蔬菜进口的99.6%。从份额来看,中国是泰国***的蔬菜和水果进口来源地,分别占其上半年蔬菜和水果进口总值的43.4%和38.0%。随着今年10月1日,中泰蔬菜水果进出口实行零关税,必将进一步扩大双方相关产品的出口规模。为此: 首先,国内蔬菜水果出口商应增强开拓市场的意识,加大对泰宣传,提高产品档次,加快产品品种的改良,改进储藏方式,缩短货运环节,加强物流管理,继续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规模。 第二,为了防止自由贸易施行后,大量出口商无序竞争、低价竞销局面的出现,建议国内相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成立相关产品的联盟,以免***、企业的利益受损。 第三,努力争取我对泰具有出口潜力的商品有所突破,如蔬菜类的马铃薯、洋葱、菜花和水果类的葡萄、樱桃、杏等,以上产品出口已呈不断上升趋势。 第四,鼓励企业在云南设立蔬菜水果***,利用当地良好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和服务,施行规模化生产或蔬菜水果进行再加工。目前,湄公河是中国蔬菜水果进入泰国市场的重要通道,从云南省沿湄公河输入到泰国清莱、直至曼谷的货物数量逐年上升,其中数量***的是苹果、梨、大蒜、向日葵仔及其它加工食品。随着中泰两国***对湄公河及其次区域的合作开发,云南在中泰贸易中的区位重要性将进一步显现。泰国***正计划扩建湄公河上的港口,并提供包括海关仓库、检疫单元和入境服务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二)、进一步合理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扩大机电产品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1-6月份,我向泰出口机电产品9.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34%,高新技术产品4.9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67%。从机电产品出口结构看,机械及设备出口4.35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4.02%,电器和电子产品出口4.00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0.49%。 目前,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是向泰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但这类产品多为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其生产和销售均需服从总公司的全球战略,我企业的控制能力和利润率极为有限。因此,要使对泰出口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致力于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通过分析泰国市场的现状和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看出,通讯设备类产品和家电及消费类电子将成为带动机电产品向泰国出口的主导力量。 1、通讯类产品 通讯信息技术产业在泰国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的许多通讯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技术成熟,具备与国际著名企业竞争的能力,应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加紧开拓泰国市场。我深圳华为公司经过5年的努力,已经成为泰国主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泰国电信运营商对中国通讯类产品信任度逐渐上升,为其他同类企业进入泰国市场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2003年1-6月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出口已达4.37亿美元。 除了大型通讯设备外,中国手机制造业也已迅速崛起,形成了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2002年出口手机3968万部,出口金额达到41.25亿美元。但是,在泰国市场上还很难见到中国品牌的手机产品。 ***近,几家国内企业正与泰国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以加速通讯设备、通讯终端和无***网卡等产品的出口。预计2-3年内,我向泰出口通讯类产品将有更大的突破。 2、家电及消费类电子 家电及消费类电子行业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制造部门之一,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随着中***电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开始成为全球化阵营的主角。如中国海尔集团公司对泰国的出口额逐年上升,已在泰国市场上为中***电树立了较好的形象。但是,总体上讲,中***电在泰国的市场份额还非常有限,与我家电行业的发展水平不相称。 泰国经济复苏后,泰国人开始热衷高端家电的购置,特别是数码温控冰箱和高端彩电。此外,小家电的销售也呈上升趋势。我家电企业应摒弃仅以低价取胜的战略,加强品牌宣传,多做市场研究,推出合适泰国销售的家电产品。从市场实践看,我***电制造领域的瞩目成绩与分销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分不开,如国美、苏宁、三联等大型专业家电销售企业的“分销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家电业的物流供应体系。因此,我家电企业可与当地有实力的分销商建立合作,或直接与国内家电分销企业联合在泰国设立大型分销企业,强强合作,专门销售有竞争力的中***电产品,通过改进物流供应体系,扩大市场影响,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 (三)、推动两国间大项目的合作,争取尽快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实我对泰出口的基础。 现阶段,中国正在泰国大力推进公路承包、烟厂建设、渔船换购等项目,项目的实施将使进一步扩大中泰经贸的合作的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双方互利互需的合作模式的探索积累经验,并扩大我对泰的出口规模。 (四)、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来泰设立加工企业,带动出口。 选择在泰国投资设厂,主要是使我优势出口产品避开泰国高关税壁垒,并加强对东盟***出口辐射。泰国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特别是东盟已建成自由贸易区,2003年起各成员货物贸易关税降至0-5%的水平。但泰国为保护国内产业,仍对部分产品维持了较高的关税。在东盟***中,其平均关税水平仅次于老挝,达到4.64%,而东盟的平均水平为2.68%。以家电产品为例,进口关税达到20-30%。为了更有效的开拓泰国市场,具备了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必须进入国际市场,变单纯出口为来泰投资设厂,以利用泰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我国内一些公司在泰国的经营模式值得借鉴。他们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战略,***步,建立合资贸易公司,形成当地化的销售网络,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第二步,建立合资工厂,生产和销售海尔家电产品,并出口东盟、南亚、欧美、日本等地。投资建厂虽然在发展初期,沟通、文化、环境成本都会相当高,但在巨大的显性和隐性市场面前,“走出去”仍然是一个明智之举。 (五)、加强出口产品标准化和检验检疫体系的建设,积极应对各种非关税壁垒。 中泰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已率先从农产品领域(水果蔬菜产品)展开,可见我对中泰关系和扩大双边农产品贸易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态度。但由于中泰间还没有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导致双方在检验检疫技术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的化学残留问题上极易产生分歧。我出口农产品可能由此面对各种贸易壁垒,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也会因此产生一系列摩擦。所以,中泰有关部门间必须建立合作磋商机制,尽快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体系,保障双方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开展。另外,中泰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的加速推进,为我商品扩大对泰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我商品的质量标准化建设也提出了挑战。据泰国商业部官员称,泰方正积极推动中泰间其它商品的自由贸易,希望渔产品、奶产品在明年实现零关税,工业制品在2005年实现零关税。目前,泰国工业标准院仅对29类工业品制定了进口标准。随着中泰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不断取得进展,泰方已经着手在对华贸易中,实施更加严格的进口检验检疫作为其进口管理的重要措施。不管是农产品、纺织品、玩具,还是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都可能不同程度受到技术性壁垒措施的影响。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地区性标准组织,将***标准,尤其是以企业为主的***标准推向国际化,创造有利于我们的出口标准。我出口企业应主动与其接轨,充分研究泰国的有关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及早做好应对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准备工作,提高质量和环保意识,改变中国商品的“低质廉价”的市场形象。 (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贸易手段,加速贸易信息的传递,并通过加强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中介职能,充分发挥***在信息和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已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泰两国的商人也开始习惯于在网上寻找贸易机会并开展国际贸易。泰国***,特别是商业部门比较重视信息化工作,专门在***的网站中加设了介绍出口商、国际贸易展览信息等内容的子站,查询各大商会和出口企业均比较方便,为***的出口促进工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手段。我企业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增强开展电子商务、利用各种现代化贸易手段的意识,学会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有关商会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网站并及时更新网站内容。特别是针对我对泰出口的大宗商品,还应借鉴日本、韩国等***的成功经验,建立起***-行业协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对***企业和商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商会在信息和指导方面的积极作用。 当前,中泰两国的国民经济均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双边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联系日益紧密,开展双边贸易的互补优势更加突出,这些都为扩大我对泰出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国***的合力推动和双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巩固和深化,我对泰出口结构和经济效益必将进一步改善,不断使我对泰出口步上新台阶。 (张心萃执笔) [/replyvie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