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特保”引发贸易环境大倒退 美欲变相延长纺织品配额体制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连续受理了美业界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提出的对我棉制裤子、化纤裤、棉制针织衫、化纤制针织衫、男式梭织衬衫、内衣等六种产品的涉嫌申请,并将于2005年1月底前作出是否对上述产品设限的决定。一旦设限,此案将影响我国对美高达12亿美元的出口市场。 何谓市场扰乱威胁?即是美国担心持续数十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从今年12月31日起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的出口可能会猛增。很显然,美国正试图通过频频发动“特保”的方式变相延长纺织品贸易的配额体制。 “真正公平”至少要到2008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一位国际贸易***指出,与去年美国对来自中国的胸衣、袍服和针织布设限的情形不同,美国这回很有可能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分析,此次美业界提起申诉的理由并非基于确实“造成威胁”的事实,即配额放开——出口猛增——价格下跌——市场扰乱,而只是基于明年配额取消后来自中国的纺织品会猛增的“担心”。这显然违反了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中对“特保”措施的启动条件,也违反了美国国内实施程序的规定。该***说,“就如商务部发言人崇泉所在声明中所说的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由WTO法律框架维护我国纺织业的正当权益,且是有充分理由的。” 不可忽视的是,随时有可能落下的“特保大棒”至少在短期内会造成中国纺织品所处贸易环境恶化。鉴于中国加入WTO时中美双方协商签订了《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和《纺织品过渡性保障条款》,“纺织品特保”启动的程序甚至要比反倾销等措施还要简单,相对较低的门槛直接导致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时有了更多的随意性。“如此看来,要获得真正公平的贸易环境,中国纺织品至少要等到这些过渡期条款的有效期结束,也就是2008年年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