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家 |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
1楼 kevinwang26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6 回帖数:18
| 发帖时间 - 2005/4/25 17:15:07 | 各位精英、大虾: 近来我对外贸公司的生存现状感到困惑,尤其是新生外贸公司。因我是在这样一公司里,故想请教一下各位高手之真知灼见! 随着改革开放、入世等动作,进出口经营权是个公司就可申请,勿论规模大小!而世界经济早开始向B2B转变,工厂对工厂;这样对于处于中间环节的外贸公司来说无疑是个灭顶之灾。想必各位也曾多次发现一些进口商要求“非工厂/生产商勿回”。还有就是现在出口利润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商品只有工厂尚可为,而出口商则无能为力! 外贸----这一字眼,***早是中国***的事业单位,而非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许那种对社会推动一时的环节也许真的该脱落了--------
------------------ ...
| |
2楼 kevinwang26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6 回帖数:18
| 发帖时间 - 2005/4/25 17:16:16 | 现在作为中间商的外贸公司也许只能靠服务意识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所有企业服务意识都在不断提高,要想立足国际市场,服务意识必不可少,但这还不够!没有真正独特之处(技术的创新、产品的独特)那在国际市场上根本就无法和别人竞争。所谓的“十年磨一剑”,在商场上就是指在了解 大环境经济方向基础之上,要下功夫找到能引领经济浪潮的核心产品或技术。服务是一种意识形态,只要人愿意都可以效仿作到,而唯有产品或技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且能受到保护的,为别人所不能轻易效仿之、从而给自己带来巨大利润和发展空间。以前的许多大的国有外贸公司都向后延伸开始参与工厂的生产(把股份进入工厂)。还有一点是老的外贸公司在总体实力上确有一定优势:在***度和资金上。而新生外贸公司则差的很远
------------------ ...
| |
3楼 kevinwang26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6 回帖数:18
| 发帖时间 - 2005/4/25 17:17:56 | 早期做外贸的人员都被称之为“国际倒爷”。95年及以前做外贸的到现在都肥水四流。到现在好多私人外贸公司都是以前国企里那些老业务员,到一定程度后出来单干而已。现在做外贸不外乎以下几种:一、网上联系(知道有用的商务网站多,有优势)二、广交会(或国内外行业商品展销会)三、国外使馆的帮助四、行业的交流、朋友的帮助等;具体通过EMAIL、电话、传真、信函、面谈(访问)等。 但现在在外贸公司做业务的,除非有人带,否则多数人都是偶尔来个TRIAL ORDER,过后有要休息一段时间,根本谈不上什么提成,业务量小的可怜。在工厂的还好一点,毕竟有属于自己的产品,一来自己可以在网上明确宣传、二来,实体企业者也会舍得拿出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参加行业会展,甚至到国外开展销售分公司,这样公司发展潜力大,个人的发展机会也随着增大。(这一点主要是说:个人做外贸在工厂要比在外贸公司更有机会)!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谈论着“中国”,中国入世,各国公司、企业疯狂涌入中国。做外贸,说起来是赚国外人的钱,觉的伟大;可现在的利润低的都忙了半天却发现没挣到几个钱!转身一看:发现做内销的同龄人早已超过了自己。车、房、小秘都有了。才发现:正天谈论的国际市场***的机遇却在中国。内销?外销?外销?内销?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之时,忽然想起自己的初衷是做老板,而不是简单的给人打工。前期的所作所为是积累资金和经验的----------然而资金的前期积累,只要是光明正大的做事,那希望则------渺茫啊。相信大多数人都记得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其他西方***的原始资金的积累情况。那个不是巧取豪夺过来的!要不然,就是政策的大机遇年代。像松下、李嘉诚等一些因缘际会成功人士都会有,可那种情况就如比尔.盖次般的天才一样,少之有少。对一个一般人,一个充满决心和信心要成功的人来说。怎么办?? 我自横马立刀,我怕谁
------------------ ...
| |
4楼 kevinwang26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6 回帖数:18
| 发帖时间 - 2005/4/25 17:19:57 | 价格与服务的竞争! 谁输谁赢?很难定性!虽然说服务行业在当代是一股带动经济的新潮流;但谁也无法否认:价格竞争无论在何种经济状态下他都存在着,并且只要有他,那天平就自动的向他倾斜!海耳曾经在洗衣机价格大战中通过着重服务价格不降反升,却得到市场的支持、拥护。可以说是一种对服务的认可。但,谁敢说服务就一定有优势!几年过去了,现在TCL、长虹、海信、海耳等大型家电企业那个不在实施着价格战略!价格都一降再降,利润空间急剧萎缩,对弱小企业的生存,开展了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不外乎两种:一是质量,二是成本,三才看服务。并且谁敢说海耳不是工厂?而他的服务态度和意识有哪个中间商比的过?!别人不过在效仿之! 并且外贸做的还不完全是服务行业:他的成交必然带有产品或技术的流通!而不是把服务看做商品的行业。而产品和技术的流通,主要基础还是要看质量和成本的,这是关键
------------------ ...
| |
5楼 ys_mould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0 回帖数:5
| 发帖时间 - 2005/4/25 17:24:00 | 技术的含金量和服务
------------------ ...
| |
6楼 anne_mega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1 回帖数:14
| 发帖时间 - 2005/4/25 17:36:34 | 是啊,现在贸易中间商不容易生存哦,我们公司成立半年了,一个定单都没有,哎。大家努力吧
------------------ ...
| |
7楼 醉里呢喃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15 回帖数:12
| 发帖时间 - 2005/4/25 21:14:37 | 其实我觉得外贸公司和工厂还是能互补的,只不过现在工厂都只想垄断***,贸易公司真的越来越难做了...
------------------ ...
| |